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黄七零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530001

摘要:中国教育走双轨道路,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时进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别是职业教育的两大板块,如果能够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那么他们将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双轨道路

一、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这头狮子真正的觉醒以后,就努力追赶上世界发展的脚步,以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为目标,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的行动。其中我国的经济以一种世界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快速的发展,中国慢慢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教育方面,我国实行双轨教育,融合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教育政策。大部分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单轨教育,很多学生在教育的道路上只能选择一种自我发展的方向,并无其它的发展出路。单轨教育在一方面确实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民众教育度,但是它却无法照顾到全部的学生,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我国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吸取其它国家教育的缺陷,毅然执行双轨教育。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双轨教育,本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双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中国学生小明完成了小学六年教育以后,开始接受初中教育,按照中国的教育轨迹,他需要在初三毕业以后参加中招考试,按照成绩的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学校。如今正在上初三的小明正在面临人生的第一场大型考试:中招考试,他有两种选择道路: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按照成绩决定高中的规律来讲,如果他的中招分数够高,那么他可以选择优秀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但是如果他的中招分数较低,他就只能选择职业高中。如果小明更倾向于学习,那么他可以选择普通高中,如果小明更倾向专研职业,那么他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小明可以通过中招考试的方式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教育方向。小明的这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双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双轨教育从他的正面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行,小学到初中阶段需要接受统一的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以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成绩和兴趣自由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国家尊重并鼓励学生的选择。近段时间以来,国家更是加重了对职业教育的鼓励和支持,目的是为了消除中国大部分家长和整体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局面:一加重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021年的双减政策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表现之一,有关教育专家认为,中国在不久的未来将会加大职业学校的办学力度。据相关数据表示,国家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金额投入,大量的金额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证职业学校有足够的动力完善自己的校内设施,师资力量。二以培养职业人才,促进就业为教育方向。中等职业学生的主要出路是进入社会以后,找到一份专业符合度较高的工作。因而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方向是培育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为本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目中,好好学习是孩子们突破原有阶层,实现人生转型的唯一出路。因为老一辈的中国家长认为他们大都处在社会的低级阶层,吃了很多常人吃不到的苦,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不要走自己的后路,通过接受教育找到新的人生出路和希望。中招考试是很多中国学生必须经历了一次大型考试,设置这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中国划分出教育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擅长学习和考试的学生将可以进入到普通高中接受更高级的教育,而不擅长学习和考试的学生将可以进入到职业高中接受职业教育。由于大多数中国家长心理的影响和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影响,职业教育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普通教育的地位。虽然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但是这种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仍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多数家长和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生活中,只有学习不好,品行不好的学生才进入到职业学校学习,而学习好和品行好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国家设置中招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人才分流,但是由于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中招考试慢慢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一听见职业教育,大多数人会抱着比较偏激的看法: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不好,品行低下,职业学校学习氛围低下,文化风气不高。人们对中等职业学校抱有的偏见并不是整体的社会氛围所导致的,还有自身的原因所导致。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这些发展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习惯自由散漫。很多学生经过中招考试的打击以后,认为自己进入到了中等职业学校就等于人生没有希望。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是家长和社会心目中的坏孩子。长此以往,他们便慢慢养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大多数抱有同样心理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团体,这个学期团体便会慢慢形成一种学习风气低下,自由散漫的氛围,学生长时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沉沦,继而无法自拔,没有办法拯救自己,因为个体无法对抗团体,个体的力量势单力薄,团体的力量过于强大。尽管有个别学生觉醒,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对抗整个强大的团体,长此以往,自我觉醒的学生也会慢慢被整个不好的学习风气所感染,变得无所事事。二招生素质偏低。大多数中国家长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进入到职业学校,学习较好的孩子不应该走职业教育这条路。这种情况就非常容易导致职业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招到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质量并不是很高。一些学习根基较好,好学心强的学生在家长的意见左右下,普遍选择了普通教育这条道路,因而职业高中在不知不觉中会失去非常优秀的学生。其实大多数中国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比较单一和片面,中国很多行业的优秀匠人都是职业教育出生,但是他们凭借自己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行业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凭借工匠精神,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大众认可。这些情况可以很好的说明职业学校生并不是没有出路,只要他们肯下苦工夫,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离时间较久,没有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和统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择了进入社会工作,而不是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很多不好因素的阻碍,这些不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的偏见。很多中国家长和整体社会心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很受欢迎,很多中国学生和中国家长更喜欢普通教育,他们认为普通教育更加高尚,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接受职业教育只能一辈子为人打工,没有出人头地的方向。长此以往,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认为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再继续深造也没有出路,不如早早进入社会,选择工作。二专业方向的不符。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以后,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方向与自己原来的专业方向并不相同,他们不知道该继续哪一种专业方向,面对新的专业方向,他们也没有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道路。

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更高发展阶段,中等职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以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认可度,自己所学的职业专业知识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也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大专,它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最低门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帮助中等职业生获得一些参加社会考试和国家大型考试的机会,比如教师考试,军队文职,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讲,仅仅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们并没有参加这些考试的机会,他们的出路只有依靠自己的职业专业知识,找一份对口的职业,漫长的人生将会在无尽的工作中慢慢磨尽。因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得到有效的统一和融合,只有这样,职业学生群体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出路和人生方向,他们的人生不至于只有一条选择道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

(一) 实现教材和职业教育的完美对接。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该设置一些相同的职业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需要共同观察当下社会最需要的职业专业人才,最热门和最冷门的职业专业,未来社会所需的几种职业专业。教育界可以召开教育研讨大会,主要总结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职业学校需要共同设置的几种职业专业,同时也需要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分别配备相符的教材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中职业学校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原来的职业方向,继续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二)实现职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完美对接。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该保持一样的教育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实行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政策。

结束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就好比是一对双胞胎的关系,两者共同从职业教育的母体产生,然后演变成两个互相关联的个体。只有两者互帮互助,才能成长的更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刮宏波,欧阳上风,马苗苗.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J].现代园艺,2015,09:130-131.

[2]李龙飞,张慧明,杨苗苗.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J].绿色科技,2015,06:83-84.

[3]欧俊豪,杨志强,景晓晨.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J].北京农业,2015,14:114.

[4]容小聪,高晓明,刘慧芳.试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