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7
/ 3

64排螺旋 CT冠脉成像 (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崔佳 张平平 陈艳 田野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放射科 陕西省 西安市 7106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研究对象CTA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冠心病确诊80例,CTA检出78例,灵敏度95.00%,特异度90.00%,准确度94.00%,阳性预测值97.44%,阴性预测值81.82%;100例患者获取356支血管清晰显影,病变血管阳性检出结果CTA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差异不大(P>0.05),轻微狭窄CTA检出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检出率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出率与“金标准”差异不大,能够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检查依据。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心病;临床诊断;诊断效能

冠心病是多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病变,致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疾病,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1]。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影响。面对近些年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有必要加强冠心病诊疗研究,以降低疾病发作损伤,减少患者残疾率、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虽然临床诊断效能高,但其操作具有创伤性,且费用较高,不容易被患者接受,临床推广存在一定难度[2]。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准确率高、安全性高且经济适用的检查方法。文献资料表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技术能够获得清晰度较高的冠状动脉图像,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该技术属于无创检查技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冠心病诊断中推广使用[3]。鉴于此,本研究以10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患者为例,就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3~78(56.65±6.58)岁;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高血脂1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或者是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患者或其家属对检查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3)遵医行为较好。排除标准:(1)精神失常;(2)意识模糊;(3)合并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等;(4)对造影剂过敏。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冠心病80例。

1.2方法

CTA诊断:采用GE Optima 64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检查前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包括稳定患者心率(通常需要维持在60-70次/min范围以内),若心率过快,可舌下含服倍他乐克25mg,屏气训练,基础知识讲解等。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造影剂注射总量:体重(kg)×0.8ml,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5.0ml/s,注射后,以相同速率注入45-50ml生理盐水,采用阈值触发技术扫描,达到阈值后开始正式扫描,检查结束将扫描所得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系统分析。图像处理采用标准算法,adw4.6工作站处理,选择最佳的质量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进行处理,观察冠脉起源、走向、管壁与管腔等。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层厚5mm,重建间隔0.5mm,旋转速度0.6r/s,螺距1.37,准直器宽度0.625mm×64层。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10mm至心膈面下20mm。

同时,将冠脉CTA所检出的阳性病例建议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我科医生门诊、电话随访,取得患者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效能。观察比较CTA、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诊断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狭窄程度=(近心端加远心端平均值-狭窄处值)÷近心端加远心端平均值根据数值大小划分轻微狭窄(<25%)、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与闭塞(=100%)五个等级。病变血管诊断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病变血管诊断阴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625b6334ef782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 ±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

625b6334ef78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心病诊断中CTA的诊断效能

表1数据分析可知:100例患者中CTA检出冠心病78例,漏诊4例,误诊2例,灵敏度95.00%(76/80),特异度90.00%(18/20),准确度94.00%(94/100),阳性预测值97.44%(76/78),阴性预测值81.82%(18/22)。

1 冠心病诊断中CTA的诊断结果

CTA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76

2

78

阴性

4

18

22

合计

80

20

100

2.2 CTA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诊断结果比较

100例研究对象获得356支血管清晰显影,冠状动脉造影中左主干、前降支、右冠、回旋支病变血管阳性支数分别为20支、58支、52支、55支,共计185支,CTA中左主干、前降支、右冠、回旋支病变血管阳性支数分别为20支、60支、54支、42支,共计176支,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CTA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诊断结果比较

组别

左主干

前降支

右冠

回旋支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冠状动脉造影

20

50

58

42

52

46

55

45

185

183

CTA

20

50

60

42

54

50

42

50

176

192

625b6334ef78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0.000

0.014

0.026

1.675

0.440

P

1.000

0.905

0.871

0.196

0.507

2.4冠状动脉造影与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中,CTA轻微狭窄检出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4 冠状动脉造影与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n%]

组别

n

轻微狭窄

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闭塞

冠状动脉造影

368

63(17.12)

120(32.61)

107(29.08)

62(16.85)

16(4.35)

CTA

368

92(25.00)

100(27.17)

106(28.80)

56(15.22)

14(3.80)

625b6334ef78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6.873

2.593

0.007

0.363

0.139

P

0.009

0.107

0.935

0.547

0.709

3讨论

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性是保证冠心病治疗科学、准确、有效的重要举措。基于影像学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心脏疾病检查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但方法不同所具有的检查优势、诊断效果也不同。CTA、冠状动脉造影等是当前心血管疾病检查常用手段。其中CTA属无创操作,冠状动脉造影属有创操作,相对而言前者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检查成本低等优势,后者具有诊断准确率高优势。本研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效能,结果显示CTA诊断灵敏度达到95.00%,准确度达到94.00%,特异度达到90.00%,诊断效能较高。原因在于:CTA图像分辨率高,在容积再现技术、三维曲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等支持下,可清晰呈现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利于冠心病检出与诊断。本研究中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病变血管的检出率差异较小,CTA轻微狭窄检出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说明CTA能够准确检出病变血管,并对其狭窄程度准确反映,且对轻微狭窄程度冠状动脉具有较高灵敏度,能够为临床治疗与治疗效果判断提供准确检测信息。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诊断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锦新.冠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4):722-724.

[2]廖祥平.研究分析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1):2413-2414+2417.

[3]王冬,单海荣,陈力迪.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