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
/ 2

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探究

黄博义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空调风扇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空调风扇系统应用原理和基本结构,进而分别从应用变频技术、简化结构设计、应用智能技术等方面分析和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方法,旨在保证空调风扇系统结构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损耗,形成良好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空调风扇系统结构;变频技术;冷凝器


引言: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生活出现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人们和空调的联系日益紧密。空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家用电器,在保证人们冷暖需求的同时,对空调结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新结构、新模块的创新和研究,在保证空调风扇系统应用性能的基础上,着力降低成本投入。

  1. 空调风扇系统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空调在予以人们诸多便利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空调最常用的季节则为夏冬两季,在这两个季节的空气污染情况也最为严重,需要相应采取策略,着力减少空调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减小发电站的使用负担,相应改善空气质量、应对空气污染。现如今,生态环保问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针对能源污染问题,则需要着力改善空调设备应用方式,从点滴入手,改善的当前空调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诸多问题。如果盲目忽视空调造成的能源损耗,依旧采用氟利昂,依旧秉持着既有的结构设计方法,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1. 空调风扇系统应用原理和基本结构

空调作为一项基本的家用电器,主要应用性能集中于制冷和制热。当使用其进行制冷时,则可以通过气态制冷剂的作用,直接通过压缩机完成加压作用,相应形成高温高压气体,这些高温高压气体则可以相应进入室外换热装置,实现气体液化、气体释放、热量吸收、温度降低。当使用其进行制热时,则可以通过气体制冷剂的通,直接通过压缩机完成加压作用,相应形成高温高压气体,这些高温高压气体则可以相应进入室内换热装置,最终完成放热作用、提高室内温度。

空调风扇系统主要应用结构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等。对于压缩机,则可以予以制冷剂动力,也会相应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风冷式压缩机如图1所示。对于冷凝器,则可以完成气体的转化,促使气态制冷剂能够直接转变成为液态,转变过程中也会相应放出大量的热量[1]。对于风机,则主要能够实现通风换气的效果,当制冷系统产生热量后,将会相应进行热量室内和室外的传输。通常而言,通过增大冷凝器和外界换热环境的接触面积,能够保障冷凝器和外界换热环境拥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促使放热时间和放热面积都能够相应提高,放热能够更加地充分和可靠。冷凝管多是钢制,钢本身的导热性能良好。

6258c6ef082cd_html_aed44a6fab622c5f.jpg

1 风冷式压缩机

  1. 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1. 应用变频技术

在对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时,需要从空调风扇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出发,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着力提高空调风扇系统的应用性能,节省能源损耗。在对空调风扇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便可以通过应用变频技术,灵活调控风机转速,促使风机转速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基于传感器的作用,便可以直接和冷凝去相联系,进而直接显示和带动冷凝器,促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查看冷凝器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各项参数指标。与此同时,基于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冷凝器检测获取得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统一传输和统一整理,一同经由通信传输,促使大量数据信息能够直接到达空调系统的总处理器,完成系统性的调节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空调风扇系统处于运作过程中,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温度过高,风机将会保持长期正常运作状态和全速运行,进行降温,避免由于高温对系统运行造成危害。如果冷凝器铜管自身温度不是很高,则可以通过总处理器的宏观调控作用,直接发送信号和数据,实现变频器的控制功能,促使风机工作频率能够灵活转变,实现节约能源等多重作用。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则可以直接应用直流变频技术实现空调设计。通过直流变频技术和全直流涡旋变频压缩机的共同作用,不仅具备较高的温控精度,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节省能源投入,保持空调风扇系统的恒稳作用,切实避免压缩机的频繁启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压缩机的良好运作,减少电流损耗情况。基于直流变频技术所采用的电压补偿,能够全面提高设备应用效能,促使空调风扇系统当处于150V到250V的超宽电压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转的状态,空调风扇系统当处于-15oC到60oC的超宽温度范围内,能够保持稳定运作的状态,整体适应性强,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问题。

  1. 简化结构设计

对于空调风扇系统,想要形成良好的设计应用效果,在减少空调制造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应用效率,则可以通过简化结构的设计方式,从源头处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投入。具体而言,首先,则可以通过空调面板体的协同设计,避免重复制作面板、面板体盖板零件。其次,将底壳和接水盘二者进行协同操作,相应能够减少多余的成本投入,实现统一化的模具制作。再次,对于导风叶片,则可以直接将导风叶片和连杆进行协同制作,避免将导风叶片和连杆还需要相互安装连接

[2]。此外,还可以通过应用外机电缆线、信号线,强化内机操作性能,避免大量化PCB模块的应用和连接,提高各种设备、零件、模块的应用效能,促使空调风扇结构设计也能够更加科学与合理。

  1. 应用智能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使用量也会相应提高,在对空调系统进行结构设计时,则需要从整体结构和应用性能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变频空调网络控制技术则以互联网为支撑,通过利用互联网的结构,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并且,变频空调上还需要相应设备,完成信号接收和信号转变。主要应用的设备类别则为信号接收器和信号传输器,基于信号接收器和信号传输器的控制作用,则可以直接接收传输到的数据信号,基于数据信号进行灵活调整和转换,完成变频空调的操作,也正是基于变频空调器控制信号的作用,促使人们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查看具体的控制信号,实现空调远程系统的灵活调控和智能操作,如果空调风扇系统出现任何故障和问题,也能够及时识别,并做出应对措施,保证空调风扇系统的稳定运行、正常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对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时,还可以通过应用超静音技术,有效应对既往空调风扇运行中的各种噪音,不仅能够优化空调风扇系统的内部结构,同时还可以实现手动降噪的作用效果。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技术人员则可以展开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风道设计工作,促使风道设计更加真实、具备自然风的特性,实现风道和风向的灵活融合,将风速问题造成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结论:综上所述,对空调风扇系统结构设计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想要着力提高空调风扇系统应用效能、减少能源损耗,则应当不断加强结构设计和优化,应用变频技术、简化结构设计、应用智能技术,着力提升空调风扇系统的应用效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楠杰.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221-222.

[2]余文伟.暖通空调系统精细化设计实例与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