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1
/ 2

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

邱明 刘虹兵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850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液压成型工艺的相关含义,阐述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液压成型工艺,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愈加完善,实现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理想加工目标,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航空工业的迅猛崛起,所需的结构件更加复杂,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传统的冷成型材料已经难以满足航空工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性能,液压成型工艺备受青睐。这是因为,此项工艺对于复杂而又脆弱的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而言,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保证加工质量。与此同时,加工过程中所需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通过液压成型工艺制作多晶种、小批量的柔性结构件,已经成为工业制造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相对传统成型工艺,液压成型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成型极限,锐减成型加工中的退火次数和成型次数。另外,回弹现象也会减少,成型零件的尺寸和表面均会得到精度更高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液压工艺可以加工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难以成型的材料。

1.液压成型工艺的相关概述

液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塑性加工技术,液体是其主要的传力介质,故而得名液压成型工艺。实际加工过程中,此项工艺的介质不仅可以采用液态的水,还可采用液态的油,或者其他粘性物质,这些介质的作用在于代替刚性的凸模或者凹模,使材料基于液压,贴合成型,成为可以满足原始数值的凹模或者凸模。相对刚性成型而言,此项技术属于柔性成型工艺。通常情况下,液压成型技术,可以分为板液压成型技术、壳液压成型技术以及管液压成型技术,这些类型的划分主要在于不同的成型对象。

液压成型工艺的原理是,将液体充满在凹模之中,然后板料在凸模的带动之下,在与凹模交界之时,产生反向液压,然后促使板材成型。具体来说,基于反向液压,凸模会与板材紧紧贴合。与此同时,摩擦力将会产生在凸模和板料之间,有效缓解凸模圆角部位与板料的径向应力,进而防止成型部件出现起皱或者破裂的现象。另外,凹模与板料之间,也会出现具有润滑作用的流体,有效减小摩擦,确保零件表面光滑无损[1]

2.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液压成型工艺

2.1钣金加工成型施工

某航空钣金件,是工艺复杂的曲面罩型,质地为铝镁合金。通常情况下,钣金件的设计尺寸需要参照120mm的长度与1mm之内的厚度。曲面处理过程中,需要以罩端面为基准,混合加工。为使钣金件最终加工成型,并且符合原始设定的参数,在其加工过程中,可以相应拉伸各部零件。另外,如果加工过程中原材较薄,则需综合考虑转角部位容易出现破裂与起皱的因素,对其进行延展,合理设计曲面模具的确定标准。此外,为使钣金加工成型施工工艺,一次到位,顺利完工,需在各项参数设定之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工业流程,进行三维立体的模拟化试验,以此有效提升钣金加工成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同时,通过试验,精益求精,也可保证钣金件的加工降低成本,实现更大效益[2]

2.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钣金件加工过程中,对冲液压,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为其建立有限元模型。首先,需要按照此项流程的实际要求,建立数据。然后再将有限元,作为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置于数据模式之中。随之应用DYNAFROM软件,仿真数据,判别模型,最终实现原料单元的确定。另外,关于凸模、凹模以及立板料,也可根据初始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立模型标准。至此,便可采取数据处理技术,发出指令,明确坐标,以此完成底面的限定合成。随后,需要调整液压成型过程中的供压规律,此项内容,可以通过自动化模拟进行操作设置。这是因为,具体加工时,不同大小的压力,将会对结构件的最终成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科学设定压力间隙,并且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多次优化,确定最终参数。此后,需要根据压力间隙以及工艺参数,分析不同厚度的板材在液压成型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同时,还需通过数字模拟,分析液压加载路径,确定最终加载范围,并且分析不同范围在液压成型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另外,为使结构件的成型更加顺利,还需对钣金件的成型区域做出有效调控,以确保最终的成型结构件可以处于安全状态,不会出现破裂与起皱。此外,由于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复杂而又脆弱,因此,还需做好原材厚度的均匀分布,以此减少液压成型过程中原材的偏差性和流动性,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还可在原材中适当掺入具备延展性的其他拌料,以此提高原材的延展性能,使其可与液压工艺相辅相成,得到更加优质的钣金薄壁结构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所有的参数将会得到调控和确定,因此,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液压成型加工,将可如期完成

[3]

3.将液压成型工艺应用在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中的质量控制

3.1液压方面

毋庸置疑,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需要通过液压成型工艺,完成精益求精的生产。这就需要做好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基于液压方面,由于此项加工工艺的核心内容在于液压。因此,需要在液压成型过程中,遵循设定参数,掌握应力标准,给予科学而又合理的液体流动性和液室内压力。只有如此,此项工艺的加工才会更加妥帖顺畅,确保各个参数的严谨落实。另外,为使液压技术更加可靠、稳定,还需采取国内外的不同原材料,进行试验分析,最终得出具有统一性质的参数,以此不断完善此项工艺技术。此外,由于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加工过程相对复杂。因此,还需针对特殊的结构件加工,明确压力变化的处理问题,以此确保液压成型过程中的有效性。

3.2起皱控制

起皱现象是液压成型工艺中较为典型的问题。因此,要想确保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顺利成型,需要确保起皱现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压力偏压以及压力过低是造成起皱现象的突出原因。而且,大部分的起皱,将会出现凹模或者缝隙过大的缺陷。要想弥补这一缺陷,需要对此工艺的压力进行增加或者调控,以此维稳压力。此外,液压加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切向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液压过小,导致悬空区域的原材出现起皱。因此,要想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液压成型加工消除起皱现象,就需适当增大液压[4]

3.3破裂控制

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液压成型过程中,也会造成凸模的破裂,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较多出现在凸模的圆角部位。因此,需要具体缺陷具体分析,依然调整液压,解决溢出可能造成的破裂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液压成型工艺,对于此类零件的加工生产具有极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因此,需要在此工艺加工过程中,重点关注液压的调控和设定,同时,还需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和试验,促使液压加工工序更加精准,以此提高航空钣金薄壁结构件的综合加工效益。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士宏, 程明, 宋鸿武,等. 航空航天复杂曲面构件精密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 052(001):1-11.

  2. 黄旭. 复杂薄壁航空整体钣金件的液压成型工艺[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9(21):128-128.

  3. 李晓军, 董锦亮, 门向南,等. 大曲率变截面复杂航空钣金构件成形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v.63(07):84-89.

  4. 同博, 陈波, 李荣. 数字化技术在航空钣金成形模具制造中的运用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