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2
/ 2

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探究

王昱钦

3209241996011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国内建筑规模不断壮大,且在壮大规模的过程中继续创新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从而不断地提高国内建筑规模水平,同时,关于建筑学的相关研究也在持续中。王科奇研究学者曾指出无论人们与自身相关的事理系统,还是与人无关的物理系统,它们之间均存在着可拓性,而可拓性是潜在可能性的物、事以及关系的统称,其可以指引人们从事物的内向、外向、组合分解等角度或者方向来创新、解决新问题,可以说可拓性一种解决、创新事物的思路或者方法,由此可见,可拓性是可拓学范畴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可拓性是一种可以对建筑设计环境、资源以及对象等进行创新、变换的重要前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cale of domestic architecture in China is growing, and in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the scale, we continue to innovat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domestic architectural scal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architecture is also continuing.

关键词:可拓性;建筑设计;创新;理论;方法

随着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力度以及关注不断升温,我国建筑界更是投入了大量实践研究精力、时间以及人力,然而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以及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性,随机性的研究成分居多;其次,创新实效性较低,并且所创新的建筑设计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第三,建筑设计创新的机制大多数依赖于个人灵感,夹杂着较多不确定因素。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将建筑学与可拓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建筑设计创新活动带来更多的灵感,故本文以下结合可拓学与建筑设计活动来探讨需要创新的几大方面,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建筑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1简述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定位

1.1关于建筑学、创新学以及可拓性的相关性分析

建筑学设计活动中包括创新建筑设计,而创新建筑设计中包括着可拓建筑设计,三者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相互交叉的关系。

1.2关于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建筑设计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内在相关性。二者均以可拓学为设计背景,依据理性推理来增加黑箱型思维过程透明性,由此可以看出,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建筑设计都是属于可拓学应用于建筑学领域中的一项活动;其次,内在差异性。①研究的范围大小不同,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创新”是设计活动中的一部分,其是设计者将创新理论以及创新概念生成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而可拓建筑设计囊括可拓建筑设计创新;②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侧重于创新理论与创新概念的生成过程,注重超越性,而可拓建筑设计较注重设计操作方法,注重可行性;③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旨在强调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新颖性。

1.3关于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与传统建筑设计创新的内在联系

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侧重于理性创新,这种理性创新思维模式透着较强的系统性,依据创新条件、对象等来实现创新或转换,注重强调理性思维依赖特定的环境、资源以及目标,与此同时,可拓建筑设计创新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且制约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加上创新设计者认知能力、知识与经验有限性,以至于建筑设计创新理性为有限理性。而传统建筑设计创新,可以依据已成功的设计成果,来加工的一种新的设计活动。

2浅谈可拓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2.1关于条件问题的解决分析

针对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条件问题的解决,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整合条件来进行,充分利用创新条件,并且通过利用环境以及资源来将创新条件的实效性进行实现最大化,萃取有效资源以及遴选环境条件来实现上述目标,从而有效解决可拓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的条件问题。

2.2关于矛盾问题的解决分析

通过上文叙述了解得知,可扩学的基础研究为解决矛盾,其具有着完善的解决矛盾问题的理论体系,人们通过利用该理论体系而将矛盾问题进行智能化处理、解决,由于建筑设计创新经过目标建立、实际资料收集、相关问题分析等过程阶段而实现的,而矛盾需要在创新活动中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创新是一种将矛盾问题转换为非矛盾问题的可拓性工具。

2.3关于价值问题的解决分析

价值问题是指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提升价值,对目前现有设计成果的纵向、横向以及深度等进行弹性应用,从而以提高现有设计的适应性以及包容程度,由此实现价值的提升。

3探讨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构建

3.1关于创新方法运用以及解决创新问题思路的构建

首先,三类创新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哪类创新问题是指条件问题、矛盾问题以及价值问题,当创新问题被确定下来,则需要针对其建立问题的可拓模型,然后根据创新相关问题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发散、解决,从而以形成多种创新方案,即解决方案;其次,关于创新方法的应用以及总体思路建构。由于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会涉及到多种创新因素,例如:目标、条件以及对象等,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目的,则需要针对上述三类创新问题进行解决、创新、转换,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路,进而以获得创新方法而实现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目的。

3.2关于可拓建筑设计创新其原型借鉴发散法的构建

原型借鉴的实质目的是将创新的相关因素进行发散处理,对创新环境加以控制、对新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创新目标进行理顺,从而以实现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原型借鉴发散法是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最为基础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创新相关因素中条件问题、矛盾问题以及价值问题,最终实现可拓建筑设计的创新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是息息相关的,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适当运用可拓思维模式有利于增强建筑设计的创新效果,可拓思维模式主要包括逆向思维模式、菱形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和共轭思维模式,设计者在选择这些思维模式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尽量做到在不影响建筑整体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建筑施工的难度,建筑设计的创新必须满足施工的实际技术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可拓性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同时,可拓性思维模式的理论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景学,姜立,刘连民,任燕翔.用计算机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

[2]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2期. 

[3]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