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配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加强配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

杨静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配电线路工程关系着电能的供给,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基础设施,必须保证其能够平稳运行,才有利于电能供给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因此,需要重点分析好输配电的线路施工项目特点,并且根据其特点,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进行预测,并且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从而降低项目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配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1配电线路的运行特点

1.1配电线路的基本特点

首先,配电线路负担着大部分的企事业用电和社会生活用电,可以说整个社会对配电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出现配电线路和技术问题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配电线路必须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十分广阔,配电线路的覆盖面积也非常大,且实际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这就给配电的实际管理和运行带来巨大的难题。再者,配电线路所使用的杆塔和塔架占用了较多的耕地面积和住房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最后,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和发展在新形势下需要用到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就给配网项目的设计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配电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更强的专业人员从事实际管理工作。

1.2配电运维的难点

很多地区的配电网建设和运行环境十分复杂,这就给实际工作带来巨大的技术难题,也给保障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在湿度较大的地带,配电线路的杆塔基础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大量的连续的阴雨天气下一些路面地基容易出现下沉的问题,给正常配电工作带来巨大的难题,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同时,随着地面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配电线路的架设高度、宽度和档距在不断的增加中,这就很容易造成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因此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电线路的建设和运维水平。另外,冬季大部分时间十分寒冷,一旦遇上雨雪天气配电线路上很容易出现结冰的问题,不仅加大了电力损耗,还给配网的实际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2配电线路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载荷分布不均匀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且传统的配电线路设计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容易导致配电载荷不均匀分布,造成局部地区的配电线路负载过大而导致出现线路过早老化的情况,甚至长时间重负荷工作很容易出现严重的供电安全事故。而经济不发达地区配电线路的实际负载达不到额定负载的要求,造成配电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2配电设备比较陈旧

配电系统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就是部分高压线路及设备老化、低压设备陈旧落后、供电半径长、布局不合理、检修任务繁重,经常因为处理一处故障就得全线停电,且查找故障时间较长,不能短时间恢复供电,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用电客户对此极不满意。用户投诉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每年夏天高峰负荷、冬天送暖气前和停暖气后这些时间段内,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就需要停电处理从而造成大量用户投诉。

由于国家配网电力设施投资,把重点放在了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上面,认为建设现代化的配电网络,就提高供电可靠性,但配电网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直接面向千家万户供电。通过我们实际工作发现很多的供电网络所使用的架空线和电缆比较陈旧,配电系统目前虽然进行了配网自动化改造,但是由于基础设施陈旧不完善,一旦遇有大风和雷雨天气,线路故障停电还是时有发生发生,因此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得到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所以配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优质服务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更好地满足城乡各类客户用电需求,促进城乡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

2.3配网改造宣传力度不足,造成线路改造滞后

近年来各供电部门针对城市和农村部分薄弱的配电线路,制定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线路改造方案,可是由于在改造过程中涉及诸多因素使得配网改造无法实施,其中主要原因是一些过分的占地费用和青苗赔赏等问题阻碍了线路改造的顺利进行,使得很多线路无法改造。为此建议电力部门多制作一些宣传片在电视播放,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城农网配网线路改造是慧民措施,会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并加以配合。同时我们供电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各种关系,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做好沟通,确保配网改造建设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实施。

3提升配电线路的运维和管理质量的关键策略

3.1建立健全的配电网络管理的专业部门

提升配电线路建设和运维质量、保障正常的供电,需要电力企业成立专门的运维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配电线路的技术管理和设备检修工作,有效的提升配电线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配电管理工作高效而规范的运行。同时在运行维护管理部门下设专业配电班组,主要负责对城镇和农村各地区的配电网络进行专业的检测与故障抢修,并对存在问题的配电线路和设备提出整改方案,通过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配电线路改造力度。进而有效地降低区域配电线路和设备造成的事故发生率,保证供电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维护用户和企业的正常用电。

3.2进行配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进行配电架空线路和电缆的更新换代对于提升架设和管理质量、维护电力资源的输送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电力企业应该重点针对各地区配电系统的建设现状进行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必须的绝缘导线、电缆、电杆等,提升整个配电网的基础设施。同时针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应该大力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并针对当地配电工作的发展现状开发专业的软件系统,当电力系统中出现配电故障时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检测故障位置,通过视频显示系统将确切的故障信息显示给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方便抢修人员及时制定修复方案,减少因配电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3.3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络

受基层变电站站点布置的制约,很多区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无法实现变电站的全面覆盖,使得供电线路的铺设范围和距离过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线路的维护和运行难度。因此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改造时对于具有联络条件的两条线路或是多条线路之间需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进一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在联络关系完成后,需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对运行方式进行适时调整,保证各个配电线路的实际负载功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效的减少因长时间超负荷负载造成的线路老化问题和安全事故。另外,当一条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与其相互关联的线路进行转供,从而保证企业和用户的正常用电,降低供电故障对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3.4对风险进行处理

配电的工程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取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相结合这样的方式,不过在这里面,风险控制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风险控制包括风险的分离、回避以及损失的控制。面对现代社会中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很多企业会采用风险回避的方式,但这是解决不了问题了。而控制风险的损失费对于风险的处理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与这二者相比,风险转移明显更具时效性,效果也是最好的,将风险转移给他人从而避免自身的损失,不管怎样都是会有人受损。所以企业在进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时必须先要做好事先方案的预防措施,只要有情况发生,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做好应急的措施。一般的风险损失的控制方案应该要有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挽救这三个方面。而配电线路的工程风险的控制则是要将预防作为主要,要提前做好工作,并在风险发生后做好善后的工作,不仅如此,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并告知每一位工作人员也会很有必要的,让工作人员都熟悉风险发生原因,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做好预防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管理者在工程项目中要做好带头的作用,不仅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工作,也要时刻监督下属的工作,让他们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输配电的线路工程的安全和顺利完工。

4 结束语

配电线路的建设和运维工作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配电网输电质量、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管理部门应该重点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专业管理部门、进行配电线路和电缆等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络等手段已提升配电线路的工作质量,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

[2]宁岐《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典型故障》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4)

[3]翟进乾。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