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寓“思”,发展学生的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以“趣”寓“思”,发展学生的量感

陈 莉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

量感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指对长度、大小、多少、厚重、货币、时间等方面的直观感知和认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测量问题,拓展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其实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有关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数量的量感培养被大部分教师忽略,造成学生“量感”的缺乏,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错误常常令人啼笑皆非。主要表现在:对计量单位含义的理解处于表象阶段,应用时出现错误如 “一棵大树高4(厘米)”、“小明卧室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小刚写20个字要1(小时)”;数量单位间进率虽能熟记,但换算掌握不好,是化还是聚分不清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情,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领学生经历量的意义的学习建构,努力将“量感”培养植入数学教学之中。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1. 聚焦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审视计量单位教材的编排

计量单位的学习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整个阶段,教师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计量单位的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量感的持续生长。教师要深入解读每一个计量单位内容的编排和前后联系,找到计量单位概念之间表象建立、思维活动等的不同,读懂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定位,才能理清计量单位的教学的完整框架和体系,使量感的培养有的放矢。

  1. 立足课堂:发展学生量感的教学策略

  1. 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枯燥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计量单位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计量单位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又便于操作和准备的素材,把枯燥的计量单位置身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依托学生的原有经验,让学生认识并感受计量单位的含义,将抽象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教学某一类计量单位时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意识到原有计量单位的不足,从而体会到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含义。例如: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懒羊羊学裁缝》的故事情境。沸羊羊的衣服划破了,他想做一件新衣服,裁缝慢羊羊村长给他量好尺寸--“身长3拃”,并让小学徒懒羊羊做好记录。可是,村长没有空,他让懒羊羊把衣服做好,懒羊羊按照“身长3拃”的记录把衣服做好了。结果,懒羊羊做的衣服又小又短,“同学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懒羊羊用手量的3拃长相当于村长用手量的2拃长。老师带着学生用手比划“一拃”的长短,让学生明白大人的“1拃”和小孩的“1拃”是不一样长的,从而引出了统一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直尺。接着老师通过课件展示、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和“1厘米有多长”。老师让学生比划想象1厘米、小组合作找学具袋中的1厘米、从周围物体找1厘米等数学活动,由抽象到具体,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建立1厘米的表象。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设计角色扮演,(老师演村长)让学生量:村长一拃是多长?(17厘米)(一名学生演懒羊羊)学生量得懒羊羊一拃长12厘米,活动中学生再次明确了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前呼后应,深化解决课始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又如:在教学“1米有多长”时,教师提供了以下素材:用米尺量一量我们的教室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黑板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老师走两步路合起来否约1米长?学生伸开双臂有没有1米?教师借助学生身边的素材,不断深化对“米”的长度的认识,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在活泼的气氛中轻松地建构起计量单位的表象。

  1. 设计多维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愉悦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验是发展量感的重要方式,可以将抽象的量变得直观、具体。多维的体验能使学生找准量感的落脚点,体验越充分学生对量的感受就会越深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观察、操作、交流等丰富性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亲历量的形成过程,建立单位大小的表象,实现从“学会”走向“会学”。例如:在教学“1分有多少”时,老师设计了一些学生的体验活动:1分钟内可以写多少个字,1分钟可以从数字“1”数到“几”;1分钟可以跳绳多少下。

又如,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时,教师设计了以下体验活动。

活动一:捏一捏。1立方厘米在你心里到底有多大?试着用橡皮泥捏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并用尺子量一量进行验证;再用2个1立方厘米的橡皮泥合在一起,捏一个体积是2立方厘米的球体。

活动二:摸一摸。在学具箱里找到棱长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1立方分米,举起来看一看、摸一摸。

活动三:藏一藏。(教师准备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的大正方体)学生先用米尺量它的棱长验证,再让几个学生钻进去,学生尽可能挤在一起,一直到藏不下为止,看看1立方米可以藏几个人。

“捏”、“看”、“摸”、“藏”四个层次的体验活动循序渐进,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的同时,又将体验与思维相结合,学生通过“做数学”、“玩数学”,真切感受到三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进一步建立起不同体积单位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沟通知识联系,让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

深度的数学学习应当努力促进数学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变教学知识点为教学知识链、知识网,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打通知识之间的脉络,这样学生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能力才能得以真正发展,逐步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时,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推理得到体积单位,在新授的最后环节,再让学生反过来从某个体积单位上找到相对应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动态的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这三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这样学生既能形成“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计量单位知识体系,又拓展了思维,他们最终能够做到根据实际计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加深了对量的认知,巩固和强化了量感。

总之,量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要聚焦教材,立足课堂,提供多元的学习素材,创设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想方设法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收获知识的快乐殿堂,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真正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