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视角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设计策略

安玉芳 郭雨蕊 徐颖 李圆圆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400715

摘要:随着儿童人口数的增长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推进,山地社区通学路径的儿童友好性逐渐得到关注。儿童行为心理研究对通学路径环境提出了满足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要求。结合在重庆山地社区内运用儿童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进行山地社区通学路径的儿童友好性评价,从儿童视角下对同学路径的安全性、趣味性、发展性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最终提出儿童友好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儿童友好,山地社区,通学路径,设计策略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有超过 3 亿的儿童,儿童是中国社区居住人员中的重要群体。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儿童人口数将逐年增长,儿童权益的保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议题。《儿童权利宣言》明确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各项基本权利,儿童友好城市是指保障儿童各项权利实施的城市,而在儿童身心发展、逐渐社会化的若干年成长经历将与社区通学路径密切相关。

儿童友好的通学路径是从儿童需求出发、基于儿童身体尺度而言安全的路径,能够有效保障儿童出行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社会交往空间、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缺乏儿童友好性的山地通学路径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儿童独立出行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儿童在通学路径之中进行同伴交往、探索发现,不利于儿童生命安全保护以及人格健全发展,还会对社区邻里氛围和谐发展造成阻碍。山地社区中的通学路径具有显著的地形特征,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与挑战,但能够通过微更新带来友好性的巨大提升。利用山地地形创设出变化多样、 功能多样的通学路径能够促进儿童在社区中的活动,增强亲子交流、邻里交流,更适宜隔代育儿社会背景之下的儿童成长需求。再者,儿童相对于成人而言,社会生活经验尚且不够丰富,行为活动较为天然,从儿童视角出发探究社区环境,既发挥了儿童的参与性,又有助于人类反思人性、回归自然的需求研究。 从儿童视角对山地社区通学路径进行评价,并基于此提出山地社区儿童友好通学路径友好度提升策略,有助于发挥儿童主体作用,保障儿童权益,也能唤起社会对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2.研究现状与发展

国外通学路径研究较早,其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同时很多西方国家的研究已经付诸实践且取得一定成果。我国有关通学路径研究发展较慢,近年来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视角下,相关组织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国儿童友好社区促进计划”行动。

国外儿童通学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着儿童独立活动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基塔在其研究中指出儿童独立活动性降低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独立活动性是衡量儿童友好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1]。马太福音和古迪提出儿童户外的安全在于人们对交通状况、照明不择和封闭场所以及陌生人的担心[2] [3]

国内缺乏对山地社区儿童通学路径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尚未出现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从各维度评价山地社区儿童通学路径,也未出现具体的空间设计策略指导构建安全有趣、儿童可识别的社区出行环境。

实践案例方面,国外有荷兰营造的“Woonerf”街道模式和“儿童出行路径”[5][6]。英国独特的通学方式:“步行巴士”,以及专为儿童提供的“游戏街道”。国内,长沙率先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并相继开展了“儿童参画2050”主题活动,“儿童友好社区小学周边交通及公共空间改造规划”及“爱心斑马线”等活动[7]。深圳也开始了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在小学开展了步行巴士试点、成立红荔社区儿童议事会,重点改善社区儿童环境[8]

3.研究范围和对象

本文研究范围为重庆市山地社区,聚焦于山地地形特征明显的北碚区,进行儿童友好视角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的研究。经全区范围内的现场调研后,选取新房子社区、望月村、新星路等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主要调查对象为3—12岁的儿童。上述山地社区500半径范围内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部分社区进行了微更新,设施较为齐全,社区内高差约在3~17米范围内,社区内通学路径较为复杂,缺少系统标识。

4.研究方法

基于对山地社区通学路径无法满足儿童友好性的要求的思考,在儿童行为心理学基础上,从儿童成长视角下的山地社区通学路径儿童友好性进行评价。在重庆市北碚区的代表性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参与式调研法搜集信息,形成“安全地图”。同时对调研结果、“安全地图”中的图示语言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和总结,建立儿童视角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友好性评估体系,提出山地社区通学路径儿童友好性提升策略。

5.儿童自主对社区环境的评价

根据活动所收集到的数据及社区环境特征将社区环境分为节点空间、面状空间、线状空间。节点空间位于宅旁、宅间及路侧内凹处,广泛分布于通学路径旁,可达性强;面状空间位于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如中心广场、运动场等,多集中分布于通学路径旁,同时,山地地形下的社区还具有丰富的垂直面空间,立面变化丰富,穿插于节点空间、公共活动空间、通学路径之中;线状空间即为社区通学路径,具通达性,串联各个空间类型。基于儿童权利,从安全性、趣味性、发展性等三个维度对各空间类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5.1安全性

624536ec39fa7_html_a68bb788ea6f71d4.gif

图5-1 儿童自主评价结果统计——安全性

经过要素梳理及特征分析后发现,在节点空间与面状空间中,影响安全性因素多为设施、植物、地形等,原因如下:(1)在节点空间与面状空间中,人群较为密集,行为活动类型丰富,设施等使用频率较高,故对其安全性要求较高;(2)部分植物过于密集,易吸引蚊虫,且存在有刺植物,易对儿童造成伤害;(3)部分社区地形变化极大,形成近乎垂直面的陡坡,且无较好的防护措施。在线状空间中,影响安全性因素主要为交通、铺装、地形等,原因如下:(1)通学路径在上下学时段内人流量较大,但部分社区内车辆随意停放于路边,且未进行人车分流,安全隐患极大;(2)部分社区道路采用的铺装不防滑,易摔倒;(3)因复杂的地形变化,通学路径中常采用楼梯、堡坎、斜坡等高差处理方式,若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安全事故。

5.2趣味性评价

624536ec39fa7_html_714a7c2095861aad.gif

图5-2 儿童自主结果评价统计——趣味性

儿童有探索新鲜环境的心理需要,通学路径中的景观要素可激发儿童的探索天性,而现有社区不能提供良好的趣味体验。山地地形下影响社区通学路径趣味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植物、地形、设施、铺装等。第一,在山地地形下的老旧社区节点空间中,植物空间均质,花卉种类单一,趣味性不足,不能满足儿童的观察探索需求。第二,山地地形下,高差在产生很多消极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路径的趣味性。地形条件下,产生堡坎、台阶、陡坡等要素和较多垂直面。台阶、堡坎等打破了单一路面的可预见性,使路径更具趣味性。对于垂直面空间,部分社区采用壁画、标语、立体装饰物、攀缘植物等要素柔化空间,增添了场地活力。第三,游憩设施与儿童活动直接联系,可参与型、形式多样的设施更易加强儿童与空间的联系。而大多数社区廊架、座椅形式、色彩千篇一律,且部分设施在高度等方面未考虑到儿童尺度,不利于儿童对于设施的利用。第四,现有社区通学路径中铺装形式单一,色彩单调,通学路径显得乏味无趣。

5.3发展性评价

624536ec39fa7_html_bc05658afa7aa512.gif

图5-3 儿童自主评价结果统计——发展性

仅有极少数社区通学路径中涉及上表要素,无法使儿童在通学路径中取得课堂之外的发展。信息化时代,智能化设施吸引儿童主动参与,激发其求知欲。植物标识牌可引导儿童接触植物,减少自然缺失症的发生。山地地形下,道路情况复杂,交通指示牌可加强儿童独立出行能力,减少通学路径中的安全隐患。社区文化角可激发儿童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文化认同感,使其关心社区事务,关注社区发展。

六、具体空间设计策略

6.1通学路径线状空间设计策略

第一,采取相应设计策略提升社区内通学路径安全性,以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铺地材料应具防滑功能,同时以不同颜色不同宽度的铺地面实现人车分流,也可形成各种有趣图案,增加路径趣味性。堡坎或挡墙等易跌落处设置符合儿童尺度的栏杆。还可与儿童共同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区安全标识牌,培养儿童安全意识,增强社区安全性。

第二,充分利用此山地地形优势,丰富空间内容,增加通学路径趣味性。色彩鲜艳丰富的事物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因此,以楼梯阶面为“画布”,进行彩绘,增加趣味性;在合理环境条件下,若人行道斜坡上下均为平地,且坡度符合滑梯设置要求,可于斜坡一侧架设滑梯。

第三,黄葛树、榕树等植物的根系裸露于地面,根系之间形成形态大小多变的缝隙,极具特色,制作趣味性铭牌,介绍该类植物根系突出特点,嵌入植物根系缝隙中,引导儿童观察植物根系乃至整株植物,激发儿童想象力,增强其感知自然的能力。

6.2节点空间设计策略

第一,构建清晰完善的标识系统。山地地形下道路存在较多视线盲点,明确的交通指示牌能加强儿童对空间的理解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儿童参与制作植物标识牌,可加强其对社区环境的认知,促进儿童参与社区治理。

第二,保障设施安全。在节点空间中,场地设施应符合儿童身体尺度,迎合儿童心理,满足儿童需求,保证使用安全和照看便利性。在信息化时代,设施应引入智能化要素,提升通学路径中的科普性。

第三,提供充足的停留空间。儿童的游戏天性使得儿童活动具有聚集性,通学过程中,人流量较大、车辆较多,需考虑儿童聚集游戏需求,保障儿童出行安全。

6.3面空间设计策略

第一,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空间。面空间作为社区居民主要集中活动场地,儿童在这一空间类型中有更长的活动时间以及更丰富的游戏行为。因此,面空间需要丰富的植物、地形、设施等要素,例如,满足3-7岁学龄儿童爬行、抓握、填塞活动的微地形设施,满足更大龄儿童攀爬、追逐、运动等需要的活动器材。

第二,活化利用山地地形形成的垂直面空间。山地社区多见高差巨大的堡坎,产生了众多垂直面空间,对这些空间加以活化利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例如,以壁画、标语等形式装饰垂直面,能够提高社区色彩丰富度,增强儿童对社区环境的观察的兴趣,有助于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

第三,赋予道路与建筑相接处的消极空间功能。在山地社区通学路径中,建筑与道路相接之处的边缘空间数量众多,安全性、私密性较高,受儿童喜爱。在这类空间中,能够设置小型活动设施,并且通过色彩、几何图形等要素使得这一空间趣味性更强,进而吸引儿童在其中开展潜在的游戏活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七、结语

儿童友好城市日渐受到社会关注,社区通学路径是儿童成长中重要活动空间,是社区建设和空间设计的重要对象。而山地地形对社区通学路径儿童友好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调研发现现有山地社区缺乏对儿童出行安全、活动需求的关注,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典型山地开放社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儿童视角下通学路径安全性、趣味性、发展性评价,进而提出儿童友好型山地社区通学路径设计策略,以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凯特 M.儿童独立流动的程度和作为儿童友好环境标准的实际负担人数[J]。《环境心理学杂志》,2004年,24(2):179-198。

[2] 马修斯 M, 武亚科维奇 P. 绘制轮椅使用者的环境 [J] 。地理评论,1995年。

[3] 古迪 J S.11-16岁青少年性别恐惧的社会化 北方一所英语学校的案例研究[M]。1994.

[4] 科拉特 N.伍纳夫概念:重新思考萨默维尔的住宅街[J]2012

[5]曾鹏,蔡良娃.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安全街区与出行路径研究——以荷兰为例[J].城市规划,2018,42(11):103-110.

[6]邓凌云. 基于“儿童友好城市”背景下的地方规划实践探索——以长沙市为例[C]//: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 2017.

[7]胡肖涵. 深圳市红荔社区儿童独立性活动特征与环境支持体系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