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中职“创客教育”应用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双创背景下中职“创客教育”应用思路

朱盼盼

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安徽省滁州市 239500

摘要: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的重任,开展双创教育理应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本文章从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立足中职学校实施双创教育进行对策分析,构建了中职学校的双创教育体系,旨在为中职学校有效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中职学校;双创体系

引言

“双创”,即创新和创业。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创新创业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产物。

一、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快速更迭的时代,创新,已然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由之路,而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急需的缺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青年一代传承技术技能,激发创造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中职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而,在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是必要的,但当前职校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展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观念上落后

就社会层面而言,人们普遍认为中职生年龄小、阅历浅,谈创业还不成熟。而就企业而言,更愿意支持高职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创业实践,而对中职生创业大多持边缘化态度,难以提供实际性资金或实践基地的支持,限制了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开展。而就中职学校本身而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僵化,导致实施双创教育时形式单一,内容匮乏,难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有效开展双创教育,导致双创教育在中职学校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开展。

(二)专业师资缺乏

在中职教师师资力量中,大多以文化类、专业类教师为主,对创业所需要的其他类知识,如营销、管理等没有全面的把握,而这些教师没有创业经验,甚至大多没有到企业任职的经历,对企业创立和运作缺乏真实经验,因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难免会照本宣科,浮于表面的现象,难以落到实处。

(三)双创教育体系难

中职学校在实行双创教育时大多没有自己清晰的思路,照搬高职院校或其他同类院校的模式,采取“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基地”等模式,往往陷入形式化和功利化的误区,双创教育容易流于某一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形式,而对整体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培养缺乏整体的考量和规划,在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没有体现双创教育的思想,难以达到实行双创教育的初衷。

三、中职学校实施双创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观念

中职学校首先要明确推行双创教育是为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不能将双创教育作为一个任务或标签,而是应将双创教育与双创精神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真正将双创教育融入全体学生的整体教育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输送更符合企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对于学生也应该加大宣贯,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某一部分学生的特长教育,也不是一种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对整体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以后创业就业、适应社会发展积蓄必备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个人发展。

(二)培养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是推行双创教育的关键因素。双创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而双创师资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某一部分教师,而是应该对整体教师进行双创教育的培训。首先需要经常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应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如营销或管理类知识的培训,让教师获取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其次要定期选取教师代表到企业参与实践,熟悉企业运作和经营,让理论真正落地。最后要定期举行交流讲座,邀请优秀教师、企业成功人士分享经验和创业经历,亦可聘请企业家、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或是取得了独创性和实用性科研成果的人才担任创业导师,充实双创师资力量。

(三)结合自身特色,逐步建立合理的双创教育体系

推行双创教育,中职学校要逐渐探索形成适合本校校情的双创教育体系。

首先,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源头和中心,在一开始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就要融入双创教育目标,将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培养,由此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程的设计。课程设计可考虑两大模块:一方面,在专业模块课程搭建创新创业设计,可以从教师的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中进行设计结合,也可以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进行创新扩展,结合企业实践进行专业创业拓展。另一方面,可以开设特色课程模式,依据学生兴趣进行选择,特色模块课程应突出学校特色和实践特色,比如学校资源丰富的行业知识创新,结合合作办学企业的创业分析等,或是开设一些创新创业必需的知识类型,比如市场营销、管理、就业指导等课程作为某些专业知识的补充,此部分课程可依据学生兴趣进行选择,

其次,核定进入学生考核的范围。形成立体多元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双创平台的搭建是多样的,可以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来设定,比如组建校内双创工作室或社团,组织和参加双创教育比赛,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功人士进行双创讲座和交流,或是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引入双创项目进行双创实践,直接转化成果,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双创教育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才能吸取精华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不能只将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而应将实践成果、特色课堂成果纳入学分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与课程设计等,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使双创教育的执行更加合理。

结语

双创背景下中职“创客教育”应用思路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劳动者。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引导下,中职学校的教师应切实把握时代脉搏,将“创客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起来,开拓创新教育的新天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琼.基于双创背景下高职“创客教育”应用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287-289.

[2]张兰玉.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客教育课程模式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22):92-93.

[3]孙凤敏,王斌,潘珂,程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标准引领的新思路——2019年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9(36):29-34.

[4]周建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076.


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课堂实施STEAM创客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准号:JK21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