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探究

徐能熙

海南鑫尚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

摘要: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包括成孔检测和成桩检测等,需要明确检测频率和数量,切实提高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质量,防止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而影响后续施工。但是,由于在检测工作中存在检测报告不规范、制度体系缺失和人员素养不高等问题,也会对检测工作的整体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应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提高人员素养等方式,逐步构建符合工作要求的检测体系,使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质量达到行业标准及项目要求。

关键词:岩土地基;桩基检测;问题

引言

为了解决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在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所推行的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对于一些验收不合格或者未验收的桩基工程,必须严禁开展上部结构施工。

1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分析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进了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领域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方法与相关技巧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创新,桩基检测的工作人员对桩基检测的方式与技巧的掌握更加熟练,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的管理人员也能对桩基检测的发展方向给予更科学的管理和指导。科学管理与准确的检测方法和技巧,推动着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向更长远的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部分的桩基检测队伍人员与检测设施不完善,从而影响着桩基检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明确,桩基工程的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若施工人员在进行设计桩基数量与长度时,若只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而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桩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设计,很容易导致桩基的承载能力不足,不仅没有发挥有效的价值,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1检测报告不规范

对于检测报告编写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编写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问题,无法达到行业标准要求,导致部分数据信息出现遗漏和错误等,无法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缺乏对现场检测工作的有效监管,在工作中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够合理,无法与当前桩基工程特点保持协同,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难以发现隐蔽性质量问题。

1.2制度体系缺失

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的专业性较强且环节较多,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则会对工作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无法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制度建设中未能考虑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因此执行效果不佳,无法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质检设备缺乏统一性,在原理和型号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果未能构建统一的管理机制,则会使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下降。

1.3人员素养不高

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达到新时期质量检测工作要求,也是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部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足,在工作中采取传统技术手段和方法,不仅影响检测工作效率,而且难以切实排查桩基中的质量问题,在后续施工中容易造成返工状况,使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等都受到影响。对于先进检测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责任意识不足,未能认识到自身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工作中敷衍了事。

2提高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措施

2.1提高检测技术的有效措施

(1)在开展桩基检测工作时,应当将国家出台的标准作为主要依据。目前来看,我国所出台的标准规范当中,整合了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各类检测标准当中的相关内容等,并且统一了复检规则、检测数量及评价数据。除此之外,还明确了检测方法当中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适应的范围,故各单位在开展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作为最基本的依据。(2)桩基承载力检测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逐步进行。目前来看,桩基承载力设计等级应从成桩可靠性、复杂地质条件、产生挤土效应等方面来考虑。由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灌桩,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设备以及场地等限制无法进行静载荷试验。应采用钻芯取样法,直接测定桩底沉渣的实际厚度,并且通过钻取的方式,能够检验该桩所具备的持端力层。除此之外,对于摩擦桩、嵌岩桩、大直径预制桩等,可以利用高应变法,检测出桩基所具备的横向承载,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该方法对灌注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也需要找到一些相对可靠的验证资料,由此能够提高检测的可信度。而对打底桩进行检测时,则不能使用该方法。实际的桩基检测方法包括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以及自平衡等类型。其中,超声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在桩内首先埋设多根声测管,并将其作为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的通道,利用超声探测仪等设备沿桩基的纵轴方向逐点测量超声脉冲穿过各横截面时的声参数,之后对测量所得值进行分析评估,一般参照各种特定的数值判据或形象判断并处理,给出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其可以检测全桩长的各横截面混凝土质量情况,如桩身是否存在混凝土离析、夹泥、缩颈、密实度差和断桩等缺陷,数据检测结果较为直观可靠,同时在操作性以及检测速度等方面具备优势。其缺点是被检测桩需预埋声测管,增加了桩基的造价。

2.2提高人员素养

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效果,也会受到检测人员的影响,应该确保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获得更加可靠的检测结果。为此,应该做好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明确培训内容和防范,使检测人员能够从桩基工程的特点出发采取针对性技术手段,降低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和专业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针对培训结果实施全面考核,以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真正发挥培训工作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质量检测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能够保障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同时要掌握先进检测技术及设备的操作方法,构建现代化的检测体系。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质量检测报告编写的方法,确保各项内容呈现的准确性和详细性,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2.3完善规章制度

在开展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工作时应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是提高工作规范性和专业性的关键,避免在现场出现混乱问题。实现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调整和细化,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提升整体检测水平。应该做好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工作的严格监管,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加快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加快责任机制的构建,明确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中各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在工作当中形成密切配合及协同,防止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针对工作中态度不积极或者忽略质量问题的人员实施惩罚,提高责任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对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造成负面影响。

3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优化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应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首先,若桩身抗阻发生变化,通过低应变检测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将不能保证检测效果,从而不能对桩基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其次,单桩静载检测,通过对动静两个状态进行对比,能够节约检测费用,同时保证桩基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在检测前应深入现场获取可靠信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高应变检测中,应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同时借助定量检测法对桩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桩基质量进行评价。

结束语

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技术的优化,不仅有效保障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促进了我国岩土工程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林胜.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21(4):41,43.

[2]张德明.关于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175-176.

[3]吴水清.关于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探究[J].科技传播,2013,5(6):145,98.

[4]谢淏.关于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探讨应用[J].青海交通科

技,2019(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