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1

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

王燕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上洞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形成刻苦耐劳的劳动精神。低年级学生犹如一张白纸,进行劳动时会出现“不懂、不会、做不好”的问题,基于多年的劳动教育经验,并结合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笔者提出教师运用正确的策略方法去夯实学生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 劳动教育;兴趣;习惯


“王老师,你们班美术剪纸课后的教室简直是惨不忍睹,满地满地的纸屑!”

“嗯,是的。”

“王老师,孩子们太小了,你还是放学后留家长帮忙打扫一下吧!”

“这个.....”

“王老师,你们班纪律学风都很好,可是卫生这一项丢分很多呀,所以这周的德育综合分数又....

“呵呵,没事没事,我们会后来居上的。”

我就是这位王老师,一位任教了8年,有6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每当我带新生一年级的时候,同事的担心和建议总是会及时地传达给我。我总是笑呵呵地回应。我为什么这么淡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方式地稳步推进。

一年级的新生,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既要关注学习,又要学会劳动,这让那些还没有扫把高,甚至从没有碰过抹布的孩子手足无措。如若还要他们爱上劳动,那就更是强人所难了。所以,在刚开学这过渡阶段,对于课室的“兵荒马乱”“灾难现场”,无论我的谆谆教诲有没有被孩子倾听,无论班级是否评上文明班,我都告诉自己要耐心,我都告诉孩子,你慢慢来。因为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情,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积极参加并爱上劳动,我需要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我总是从以下几项工作去努力:

一、传授劳动技能

低年级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很多在家里在幼儿园没有接触过劳动这块,不懂扫地,不懂如何用扫把把垃圾扫进垃圾铲,他们确实是不会做、做不好。班主任在学期初就要相准时机传授劳动技能,如扫把如何拿,垃圾如何铲,抹布拧多干,劳动工具如何摆放。只有老师细讲精讲,学生配合实践行动,这样学生做起事来才会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有迹可循。

二、组织劳动技能比赛

低年级学生热情活泼充满好奇心,活动是否有趣,教师是否亲切,对于他们的行为都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会利用学生的兴趣,在班级里组织劳动技能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小组赛,学生参与其中,强烈的胜负欲会促使他们认真观摩同学的动作,不知不觉掌握了劳动技能。我今年还把学生劳动比赛的视频上传网站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孩子看到自己的参赛视频,成就感满满;家长通过视频感受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更是给予全力的支持。

三、注重劳动细节引导

劳动要做到实处细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低年级学生善于观察,满足劳动体验的同时还要做好细节工作。如学生都认为摆放扫把和垃圾铲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总会摆得凌乱不堪。我会及时抓住“虽是小事,却是在为大家服务”这一闪光点,让学生明白劳动是光荣的,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教育成效显而易见,我们班里各类物品的摆放总是井井有条的。

四、趣味称谓提高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表现喜受表扬,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针对这点,教师对于某项劳动技能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给予趣味称谓。例如擦黑板擦得特别干净的学生称为“最佳板长”,摆桌子摆得又快又整齐的学生称为“最佳桌长”等。被评为“某长”的孩子将登上班级荣誉榜,全班表扬,得到小奖状表彰。学生通过个人突出表现轮流竞争“上岗”,
争取有朝一日能获得荣誉,极大地调动学生劳动责任心,把每一次的劳动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一次比赛,体会劳动的光荣。只有当学生真的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时,他才会有内驱力,愿意积极劳动。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努力,低年级学生对劳动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热爱,变化虽慢却稳步提升。教师与其呵斥、发脾气,不如用对办法,耐下性子,陪着孩子慢慢成长。你会发现,学生的劳动能力变强了,班级卫生整洁,桌子整齐,黑板干净,积极向上你争我赶的优良班风也形成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从低年级开始,养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让劳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且深深热爱的一部分,我想这是我在班主任从教实践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2):26.

[2]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