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

洪卫民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婺源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上饶市 333213

摘要:低压配电线路在电力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分布比较复杂,很容易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故障,直接影响着电力运输的质量。不同的供用电有着不同的运行效果,故障的出现会给低压配电线路的维修工作带来较多的工作量,维修人员在发现故障后,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供电设施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章对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

引言

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具有重要作用,会对电力输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实际工作时,配电线路经常受种种原因干扰而出现问题,以至于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情况严重将会导致大型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由此可见,加大对电力运输线路的维修力度,按时检查并解决问题,既有效确保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

一、配电线线路的检测与维修

为了减少环境带给线路的影响,需要电力单位做好线路的定期检测工作,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避免影响居民的日常用电。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确保检测工作的全面性,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为了提升检测的效率,可以使用分段检修的方式,使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与此同时,需要做好配电线路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极端天气造成线路设备损坏,减少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在定期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线路设备的检测记录,形成规范性的反馈结果,方便后续交接工作的进行,方便上级领导进行查阅。一旦发现故障问题,需要及时做好原因分析,确定产生故障的区域,做好线路的维修工作,避免发生短路现象,使用电过程产生安全隐患。检测维修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妥善的处理各种线路中的故障问题。配电线路的各个环节的检查都要严格,针对容易发生损坏的区域需要提高检查频率,增加线路使用的安全保障,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避免电力企业产生重大的损失。

二、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分析

(一)中性线断线故障

中性线断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路故障,一般发生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故障的原因有施工机械操作不当、不合理等挂断中性线,三相不平衡,中性线过热被熔断等。在配电过程中,负荷都是单相负荷,电器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启停现象,三相负荷无法保持平衡。负荷过大,供电区比较远,很可能出现末端低电压等问题,中性线断线后中性点会朝着重负荷的方向移动,因此电压降低,轻负荷相电压会得到增加,电压变形不对称,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时中性点位移甚至会发生电器烧毁等事故,人体接触电器则会触电而亡。

(二)线路漏电

线路因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受周围环境影响,外部表皮会自然老化,出现磨损,而人为对线路的破坏也会让绝缘作用失效。在这种情况下,线路接通电流后,电流会从线路的破损处外流,与周围环境的实体材料、空气中的可燃物直接接触,缓慢形成高温,引燃可燃物。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使用专业工具很难发现漏电,而人体接触漏电位置后,会因为电流的击打造成损伤,另外,漏电也会增加电量的使用,需增加用电支出。

(三)超负荷故障

当配电线路的材料质量以及敷设结构的合理性达不到标准时,便极易引起各类超负荷故障的产生,从而引发停电问题或者安全事故状况。大多数情况下,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超负荷运转会出现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会运行一些大功率的电器。如果该部分地区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存在不合理区,电信接人的负荷做出了一定的限度设置,当配电电流的实际负荷量过大时,便会导致配电线路过热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火灾。

三、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

(一)引入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的引入可以让技术人员用更优的方式完成电气工程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研发新的技术,并把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根据电气工程周围环境的不同使用相关技术,比如在公共场所内,为了控制火势的蔓延,可以把阻燃、耐火的电缆作为线路,提升线路的耐燃性。同时,电气工程在不同性质建筑中的应用需要对线路的电压、电力进行实时监测,可在工程中加入电路保护器装置。此外,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在建筑中使用红外测温仪、超声探波仪等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检查;研发电弧故障断路器,减少电弧性短路的出现;在工程的配电装置中加入过热探测装置,如果线路出现局部过热或电流过大,可及时预警;根据以往出现的火灾类型建立危险评估体系,评估不同火灾类型的危险性,并不断尝试提升评估体系的可靠性;优化火灾痕迹的鉴定技术。

(二)加强配电线路的防风保护措施

由于恶劣的大风天气极易导致配电线路产生问题,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保护。第一,充分发挥高技术手段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害,并增强保护力度,而对于有关配电线路的支持点,不仅要完成搭建基础工作,还要进行二次加固,为配电线路支架的安全性与稳固性提供保障。第二,如果出现大风天气,有关电力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大对配电线路的巡查力度,还要根据巡查电线杆的质量,如是否存在生锈或断裂的情况,一旦发现此类现象,应及时更换电线杆,以确保电力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有效促进电力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三)建立信息化档案数据库

配电线路在建设及升级改造期间会涉及到很多配电设备,因此在对配电线路加强运检管理期间,要保证各项设备信息均为有序、清晰的,并对各项信息进行合理安排与全面掌握。通过建立信息化配电线路档案数据库,可在数据库当中纳入所有的设备数据信息,促使维护人员在具体检修运维工作中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在相关数据信息支持下也能更顺利、准确的找出配电线路以及相关设备各项安全隐患,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策略,合理制定维护规划,促使运检管理者可充分掌握设备各项信息数据,准确判断实际运行状态,结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转。

(四)自动化监测设备技术的应用

当进行终端的选点作业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配电的基本规范,强调本次作业的最终目的,再根据现实中的装置或者供电地区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制定针对性的配电终端,并且对电力系统予以改进。此外,必须对不同的通信方法展开探索,充分了解该配电终端的特质,提升其工作的性能,以此向该地区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功能。合理采用符合实际状况的电缆,可以是电缆或者C类供电地区的电缆。而终端则可以采用三遥系统,并且每回馈线为2~4个为最佳。

结束语

低压配电线路存在的故障类型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电力企业必须加以重视。以中性线断线为主的低压配电线经常会出现故障问题,必须加大研究处理技术。低压配电线路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线路故障需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技术,排查低压配电线故障,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能够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使配电线路供电更具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志刚.低压配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9):233-235.

[2]姚毅杰,张森.低压线路漏电故障定位仪的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3):149-150.

[3]谢嘉晟,周红艳.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对策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69-270.

[4]李锦.低压线路多功能故障查找器[J].农村电工,2019,27(11):31.

[5]陈少梁,谷海彤,卢翔智.基于计量自动化的低压线路有源故障检测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2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