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激越行为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激越行为的价值分析

鲁海燕 王向茹

宁夏宁安医院 750021

摘要:目的: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激越行为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耻感评分与激越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常规护理,自我角色认同护理优势更明显,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及激越行为评分。

关键词: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病耻感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病耻感较为明显,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激越行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不利于患者预后。本文就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激越行为的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5岁,平均36.12±12.16岁;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3~56岁,平均37.21±12.02岁。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经激越表评估患者明确存在激越行为;(3)患者表达能力清楚,可独立阅读和填写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保护性约束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组成护理小组,护理人员初步评估并确定患者的特征性自我角色认同,根据患者不同的自我角色认同,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2)家庭角色:鼓励患者的亲属好友通过视频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提供与患者的相关视频或相册等,引导患者回忆视频或相册的情景,帮助患者重拾家庭温暖,建立与亲属好友的良好关系,同时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料理,参与到家庭日常生活中;(3)职业角色:结合患者原职业、特长、兴趣、个性等,通过模拟职业场景对患者进行干预,由主治医师通过视听教学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授课,集中培训患者的社交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每周可进行2~3次;(4)业余爱好:鼓励患者参与文娱活动,如音乐、绘画等,每月定期组织联谊会,鼓励患者间相互交流,分享日常生活趣事。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耻感评分与激越行为评分,激越行为包括躯体性进攻、躯体性非进攻及言语激越,分值30,10分以下为轻度,10~20分为中度,20分以上为重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用t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n=80)激越行为评分:观察组(25.15±3.28)分,对照组(25.24±3.16)分,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n=80)激越行为评分:观察组(13.76±2.18)分,对照组(17.68±2.94)分,组间比较(t=6.7737,P=0.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n=80)病耻感评分:观察组为(28.27±3.28)分,对照组(28.63±3.14)分,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n=80)病耻感评分:观察组(14.08±2.54)分,对照组(18.65±2.86)分,组间比较(t=7.5562,P=0.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情感障碍、思维障碍以及感知觉、意志行为等异常[1]。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情发展,但不利于减弱患者的病耻感,以及自我调节激越行为[2]。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同家属的陪伴,共同回忆相册、视频等情景,唤起患者的记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引导患者讲述既往生活的趣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使其感受到关心与爱护 ,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利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进而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对照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耻感评分与激越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自我角色认同护理优势更明显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及激越行为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是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方式 。

参考文献

  1. 宋兴伟,徐双娟.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激越行为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4):81-83.

  2. 胡雪梅, 王秀芹, 尹竹芳,等.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025(02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