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治疗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措施研究

尼玛次仁

曲松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6300


摘要: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对牛羊的潜在危害巨大,且容易诱发人体患病。想要达到有效的防治工作,要充分掌握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并明确综合防治的措施。本文针对治疗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措施进行研究,结合临床表现、治疗目的,探究防治措施,以降低疾病对牛羊的危害,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措施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牛羊在感染后会呈现淋巴系统与生殖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为畜牧养殖产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研究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治疗措施,能够为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明确临床表现,加强治疗管理,从而为牛羊养殖提供防治方向。

一、牛羊布鲁氏杆菌病临床表现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在患病期间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患病孕期母牛羊流产现象,例如,母牛一般在妊娠期6-8月阶段时,胎衣会呈现出黄色,且不下的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脱除胎衣,就会导致母牛出现子宫内膜炎,甚至影响母牛长期不孕情况。患病过的母牛导致流产后,如果再次怀孕还会出现流产现象,阴道常有红褐色分泌物,且流产的时间会有所推迟,。在产前,胎儿一般会出现死亡,且身体有明显血斑,也存在部分健全的胎儿顺利生产并存活,但是极大部分也会因为身体衰弱而死亡,少有健全存活的胎儿。布鲁氏杆菌病在染病期间,大部分母牛仅有一次流产,少有二次流产现象,失去生育能力的年老母牛在感染后不会出现流产,但是会诱发关节炎、子宫炎症、角膜炎等疾病。在牛群体中,母牛感染几率较高,在感染后不仅危害生殖系统,还会损伤乳腺,降低泌乳功能[1]

羊群在感染布鲁氏杆菌病时也无明显的症状,但会出现食欲不佳、活动能力受限、精神低迷等表现。感染最明显症状与牛相似,为母羊流产,最高流产率可达90%,部分患病的羊还会出现关节炎以及跛行等症状,少部分羊会出现支气管炎、角膜炎等。患病的长期表现为体温长期居高不下,且不易诊断出病因或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

二、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治疗目的

布鲁氏杆菌病是牛羊体内一种胞内寄生菌,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牛羊死亡率上升,对人类与牲畜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就会扩大疾病的影响范围,增加传播几率,加大对人类与动物的威胁。畜牧动物是疾病高传染群体,牛羊患病率高,会直接为养殖户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布鲁氏杆菌病的感染是一种长期性的,在感染初期牛羊会出现食欲下降、行走艰难的现象,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就会让牛羊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降低养殖经济效益,不利于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2]。同时,不仅会寄生在牛羊体内,人体传染后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布鲁氏杆菌病属于养殖业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而牛羊养殖与人类饮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加强畜牧养殖产业的疾病防治工作,提升养殖健康发展,要开展综合防治,才能保证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三、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疾病宣传工作

布鲁氏杆菌病对牛羊群体的危害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很多养殖户并不明确疾病对养殖业的威胁,所以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养殖户们明确疾病的利害,学习正确的防控知识与手段,提升日常饲养工作质量,从而达到综合防控的目的。在具体措施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等扩大宣传路径,达到宣传目的,借助微信、微博、视频平台等媒介,快速宣传防控知识,提升宣传影响力,从而加强防控措施,降低患病几率[3]

(二)建立科学检疫体系

我国牛羊畜牧业的分布地区较广泛,所以不同区域要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综合防控,建立相应的检测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要求专业部门针对疾病展开定期的检疫工作,一旦发现患病的牛羊,要开展捕杀,做出第一道防线,避免扩大传染范围,并加强对患病养殖户的牛羊清查,严禁患病牛羊入市。同时,还要充分了解相关规定及标准,定期开展预防注射工作,落实免疫接种。在饲养期间,要重点对母牛群体进行检疫接种,并保证在交配前一个月做好检疫工作,避免加重污染情况。

(三)规范开展养殖管理

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染和牛羊群体的分泌物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患病牛羊和人长时间接触,且未做好防控措施,就会导致人体患病。所以,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首先,要将生活区域和养殖区域划分开,避免出现人体感染的问题。同时,建议当地政府拨款专项资金,加强当地养殖环境设施的建设,提升防控水平。并加强养殖管理的规范性,推动养殖业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养成良好的养殖氛围。并且,还要加强区域的卫生管理检查工作,在春秋换季季节加强消毒,并做好日常牛羊圈舍、运动场以及水槽等进行消毒工作,尤其对产房以及粪便发酵处理等方面要提高重视,杜绝为疾病传染创造温床。

(四)严格开展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治布鲁氏杆菌病的第一步,能够提升牛羊的抗传染、抗疾病能力,增强牛羊体质,从而提升成活率

[4]。疫苗接种需要开展系统化步骤,首先要求养殖户充分意识到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养殖户具备较强的意识,能够提升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性,降低疾病传染时爆发的可能性;其次,要为大中型养殖场配备专业兽医人员,小型养殖场可以定期联系当地检疫站进行接种,确保疫苗接种能够顺利进行;再次,布鲁氏杆菌病的疫苗接种属于自费,为了提高接种率,当地政府可以根据经济政策制定补贴政策,减少养殖户们的成本支出,从而保证养殖户经济效益,推动疫苗接种积极性的提升。在春季是疾病传染高峰季节,要抓住最佳的接种时间,可以使用布鲁氏菌M5菌株弱毒活疫苗接种,牛羊单体接种控制在25亿活菌即可,提升牛羊免疫力,提高抗疾病能力。

结束语: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牛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不仅对牛羊的安全隐患巨大,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所以要充分了解牛羊患病临床表现,通过加强疾病宣传工作、建立科学检疫体系、规范开展养殖管理、严格开展疫苗接种,开展综合防治,明确疾病传染的危害,加强防治措施,从而为畜牧养殖业提供充分的养殖保障,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玉.基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1(8):1-1.

[2]曹明亮.基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措施研究[J].畜牧业环境,2020(13):2-2.

[3]蔡景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7):2-2.

[4]杨措吉.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控研究[J].畜禽业,2020,3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