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高层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分析

赵斌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重要施工技术之一,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得到推广,通过对建筑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和前景,以此创新建筑形式,提高城市节能减排能力。为此首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优势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其在现场具体施工阶段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

引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具有便捷性、节约性、效率性等优点,有效提升了建筑行业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针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和独特要求,相关建筑施工企业须针对当前现场施工现状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应用体系,提高施工过程监管水平,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装配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施工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思考,结合建设方案对施工用材统一进行模式化生产,再运输到工程现场,经过质检后可以直接通过组装连接的方式完成建设,整体的工程成本和建设效果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在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要关注与不同建设环节的匹配性,结合预制构件的特点灵活变通,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1装配式建筑是什么

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型,即预制建筑工程模型。这种建筑模型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模型,需要先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合、浇筑、砌筑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最后完成建筑结构的组建。这样的施工方法会使施工周期增加,并且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工人数和机械设备等都会增加,继而加大了工程的成本预算。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通用的构建,对这些通用构件的质量把控、安装之后的成品效果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十分明显,施工所用到的构件信息、施工过程的技术信息、施工的质量信息等信息内容都是通过网络平台汇总传输和管理的,可见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程度极高,这种管理方法也让施工过程更加的规范和科学。装配式建筑的这种预制建筑模式十分新颖,且优点很多,所以在如今的建筑行业当中,社会和有关建筑部门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极高,在高呼声下,装配式建筑模式也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2高层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分析

2.1前期策划阶段

在前期策划阶段的关键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合同范围明确: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为此对于施工劳务人员要尽量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并且在施工合同中要注明包含垫片、PE棒、螺栓等辅助施工材料,而灌浆料、吊具、吊具钢丝绳等主要材料及配件要由总包单位提供。②生产厂家的确定:从规模、产能、设备自动化程度以及所承接的项目经验等方面考虑,选择技术能力较强,运输条件好,生产规模适当的厂家。③装配式支撑体系的选择:当前能够提供独立钢支撑体系的供货厂家较少,资源较为紧缺,并且容易受到设计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尤其在二三线城市,应用少,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此不建议使用。而高层建筑一般是层数超10层的建筑,为此也不建议使用常见的满堂脚手架叠合板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施工进度慢,且竖向构件支撑难度大。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使用铝模施工体系,该体系施工效率高、可周转使用、绿色环保,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④吊装设备的选择:一般吊装选用塔机,可以根据楼层高度、装配率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塔机。⑤预制材料堆放设置:预制构件在现场堆放场地要求较高,由于构件较重,为此要尽量避免放置于车库顶板部位,若施工场地有限,必须要在车库顶板上堆放时,则要与设计单位沟通,对车库顶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且只能堆放质量较轻的叠合板,保证现场的安全性,避免对车库顶板质量造成影响。

2.2确定吊装施工顺序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吊装顺序,必须按照科学严谨的顺序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因为施工人员由于疏忽大意发生构件错装的问题,进而提升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在出现预知叠合板数量较多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吊塔上设计定时器或让吊塔操作人员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施工标准,来完成施工工序的安装,同时,在施工吊塔调取构件时,还需要设定构件检查岗位,对每构件状态、吊装状态、构件型号再次进行检查,而后进行施工吊装。在施工人员具体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预制装配式结构安装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的配合,对技术难点进行突破,从而不断的提升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质量。此外,建筑团队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紧急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警设置,避免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3预制式剪力墙

预制墙体的安装是装配式建设中的重要框架结构,也是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在进行安装建设时,必须要确保其连接的稳定性和建设质量。在施工之前要由技术人员对预制构件的结构进行质量检验,着重关注剪力墙内部的支撑体系强度,实际受力必须和建设方案中的参数要求保持一致。制造好的预制构件平整规则地放置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其内部的梁柱结构进行确认,使其中轴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认真核对内里的钢筋和框架位置。钢筋结构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为了保证连接的承重能力,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合理优化,一般选择气体保护的施焊方式,以保证焊缝质量。在焊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连接点一一对应,充分考虑焊接点承担的剪力和扭矩作用,整体的建设强度和刚度要能满足施工框架建设要求,墙体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形成连接时,必须要保证其强度达到C30,另有特殊要求的以施工方案为准。

2.4完善技术交接工作

首先,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教育引导工作,保障施工人员能够提升综合素养与技术水平。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系统的施工工作,并不需要施工人员参与生产制造,但是需要施工人员认真了解组装细节,对于施工内容加以优化。其次,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团队管理人员,可以联合技术、项目经理,在每日早上,引导施工人员开始技术交接会议,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今日施工重点内容与技术难点内容,激发施工人员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施工人员还可以当面提出施工问题,要求技术人员给予解决,保障整体装配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最后,施工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引导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避免施工人员在出现安装失误时隐瞒不报,对恶意出现施工纰漏或不遵循施工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严肃的惩戒,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影响到其他施工人员。

结语

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施工优势和建设效果愈加得到人们的认可。高层建筑工程的高效建设与装配式结构相结合起到的双重作用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宏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1(10):107.

[2]张英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6):107.

[3]刘雷.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