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中植保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现代农业技术中植保技术的应用

彭江

泾县云岭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安徽宣城 24254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开始追求绿色环保和科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农产品的选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再只关注农产品的价格,而是更加关注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是否有农药残留。农业病虫害猖獗,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鉴别病虫害的种类,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控制科学合理的植保技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整个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针对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应用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应用



前言:新形势下,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建设的大势所趋。农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传统生产中需要大量使用化学品,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不能充分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此背景下,植保技术应运而生,不仅能满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而且能有效降低农业污染程度,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展绿色植保技术的意义

1.1发展绿色植保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在国家生态建设目标要求下,我国对于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在农业生产中会有很多农药没有及时清理导致一直残留在空气、土壤、农作物表面上,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农药残留在农作物表面会对人身健康产生威胁。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过在使用绿色植保技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农药使用。

1.2发展绿色植保技术有利于减少害虫传播

规模化农业种植会有害虫滋生的情况,白蛾、夜蛾等害虫出现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不同程度地破坏。为了减少此类状况发生,需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科学合理利用绿色植保技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检测疫病,发现害虫要及时处理,避免害虫成群存活进一步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1.3发展绿色植保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

绿色植保技术有利于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纯净、无害的生长环境,保障了农产品质量。人们在实用农产品时着重为身体安全提供保障。同时有助于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国家标准质量接轨。

2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2.1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在农业部的号召下,我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借助植保技术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确保植保技术发挥出重要效用。具体是指在农业种植生产期间,采用物化防治、生物防治等联合防治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予以治理,以便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避免单纯运用农药导致农作物生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般而言,常用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三种,主要以综合防治视角予以应用:其一,杀虫灯,它是在物理辅助作用下对大规模害虫加以清除,因其不易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且有助于缩减农药使用量,故而可侧面产生环保后果;其二,诱捕器,以针对性诱杀目标控制害虫的繁殖率。如借助抑制剂等物质对雌雄成虫的交配繁殖予以干扰,从而降低害虫数量。其三,性诱剂,它是借助害虫间的天性通过放置雌激素等物质对害虫进行吸引,以此杜绝害虫大量繁殖,从根源处控制其生长量。

2.2构建病虫害预报机制

要想有针对性的治理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还需积极构建预报机制,精准把控病虫害发展动态,便于及时选择适合的植保技术保障农产品安全。例如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二化螟、稻飞虱、三化螟、蓟马类害虫,可通过实时监控设备,在物联网技术辅助下达到最佳植物保护效果。智能预警系统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植保技术展现显著价值的重要依托,此设备的引进,可通过测报系统对农田中的病虫害进行超前预测,促使植保技术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此外,在植保技术实践应用阶段还可借助传感器,对农业害虫予以精准检测。从以往农业害虫减产结果可知:害虫的泛滥将导致农作物至少减产30%。而传感器作为一种灵敏检测微小害虫的装置,可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田间常用传感器包括光谱式与图像式。前者以相机作为影像捕捉设备,后者运用紫外线、伽马射线记录农作物光谱分布规律,进而促使100km范围内的农作物均处于科学防控下。

2.3注重植保宣传效果

由于部分农户依旧保有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导致他们对植保技术的实践价值认知不足。为了进一步扩大植保技术的应用范围,应加大宣传力度,既要保证农户有机会接触到全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又应提高他们的认可度。具体可从下述两个方面予以推广:第一,开设试验田,在农户对植保技术了解度较低的情况下,可在各村落里开展试验项目,由此通过与常规农药防治手段对比,帮助农户直观知晓植保技术的优势;第二,运用媒体力量,可在宣传栏以及农业节目中加入植保技术相关内容,而且也可由相关部门作为主体单位设置微信公众号,促使农户深刻体会植保技术与增产增收关系。同时,还可设立指导小组,亲自下田间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防止大量施药,造成环境受到破坏,由此为农产品埋下安全隐患。

2.4加强政府农业化扶持

现代农业生产中关于植保技术的应用理应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促使农户放心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比如当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农户应用植保新成果新技术,将其作为补助削弱农户的不安感,由此增强了植保技术的影响力,帮助农户分担新设备购进压力,加快了植物新成果的推进步伐。比如江西地区在2018年专门就“无人机植保技术”给出了个体户最高20万元的补助资金。

3绿色植保技术体系创新措施

3.1改良创新技术,实现技术保障

当前绿色植保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防控、用药及降解三个方面。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来防治病虫害,调控生态环境。例如在云和县绿色植保工作中,充分利用杀虫灯、色板,防虫网、银灰膜等诱杀、阻隔、趋避害虫,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利用昆虫化学信息素(如性信息素等)与诱捕器配套生物防治技术,释放天敌,提高自然控害能力。科学用药技术则是通过对农药的严格把控,尽量以最少用量达到最好效果。农药降解技术则是通过科学方法与大自然的修复功能,尽量减少农药污染。

3.2加强服务,保障工作有效进行

绿色植保工作必须要有一系列稳定高质的服务来支撑,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让更多人了解绿色植保的丰厚成果;从业人员也要定期下乡,查看绿色植保工作情况,及时对农民进行指导。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上报处理,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3.3做好后勤工作,形成有力支撑

绿色植保技术体系的构建,一定要有坚实的后勤保障。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对绿色植保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产品,对于新进的技术人才给予生活补贴和奖励,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除此之外,也要加大宣传引导,逐步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植保技术,不但可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保质增产,便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据此,应从综合防治方案、病虫害预报机制、植保宣传效果、政府农业化扶持等方面着手,确保现代农业生产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增加我国农产品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北京,周庆丰.植保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32):23-24.

[2]刘建君.浅谈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运用[J].新农业,2020(19):25.

[3]吴建红.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01):80+85.

[4]姚亚非.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与意义[J].吉林农业,2018(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