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寒冷地域射击心理行为训练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高海拔寒冷地域射击心理行为训练实践

巨化平 1 李君华 2

(新疆 乌鲁木齐 武警工程大学乌 鲁木齐校区 83009 )

作者简介:

1、巨化平,1968.05生,男,汉族,新疆伊犁人,本科学历,教授,研究军事教育方向,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2、李君华,1974.02生,男,汉族,陕西安康人,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军事教育方向,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摘要:高海拔寒冷地域对人体产生复合影响,人员思维能力、反应灵敏程度等都会相应下降,在海拔4500米时,人员体力只有正常情况下的60%,且行动速度减慢、持久性差,从而导致射手情绪不稳、大脑迟钝、行动迟缓,容易使射手形成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通过系统的心理行为脱敏训练,能够较好地缓解射击时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高海拔 射击 心理训练

射击领域高海拔寒冷地域主要是指在海拔1500米至5050米,因低气温、低气压、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对射击准确命中目标造成影响的地域。在这些地域射击对射手心理影响显著,通过一定的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缓解射击心理压力,提高射击精度。

一、射击表象自我演化为基础的心理行为训练

射击表象自我演化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过去训练的感知在头脑中再现训练景况,深化正确肌肉记忆效果。

(一)唤醒表象训练

选择安静的环境和身心放松的状态下练习,取舒适的坐姿或卧姿,闭上双眼,做几次深呼吸,想象自己身临熟悉的轻松自在的活动场景。主要体现在“四个唤起”表象动作:唤起视觉表象唤起听觉表象唤起触觉表象唤起身体表象

(二)表象清晰性训练

表象动作要尽量生动,尽量与原始内容相接近。表象一套动作所用的时间和节奏与实际完成动作的时间和节奏尽量一致或稍微短一些。要对技术动作多过几次“电影”,细致复述,从准备姿势想到动作结束的全过程,并不断补充细节。甚至可以在关键之处暂停一下,以便加深印象,在头脑中确立正确动作的完整表象。表象的动作越细致,动作的形象就越清楚,实际做动作就越加准确和轻松自如。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动作的细微误差,才能对枪的指向进行精确调整,才能做到每枪动作的准确和一致。

(三)表象控制能力训练

表象某一动作瞬间的情景或身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并“定格” 或“特写”聚焦于此,可以提高控制力。在表象中不要同时去想过多的客体,使思维强烈地聚集于自己想要表象的目标上。一是在正常节奏练习后,可缓慢地表象技术动作或分解技术动作,加深体会关键动作的肌肉控制状态。二是据不同重量的枪支,体会射击动作与据枪用力的协调配合,找出合理的控制用力感觉。三是对射击过程中抑制枪身晃动、瞄扣配合等技术细节,进行有控制的表象练习。

二、模拟射击场景为基础的心理适应训练

模拟实战环境,提高射手对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小在实战环境下的心理紧张程度,提高心理稳定和临场应变能力。

(一)模拟训练的原理

从根本上说,心理活动是由客观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对客观环境的应对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提高的。射击情境训练是指通过创设复杂、困难、突发、危险等情况,在近似执勤、处突和反恐怖的实际场景中进行强化练习,使射手在训练中体验战斗相关因素带来的心理刺激,在克服困难、危险、障碍的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锻炼,养成正确的射击动作模式,提高射手的战场适应能力。

(二)模拟训练的优势

模拟训练能明显提高射手临战心理适应能力。统计显示:未经模拟训练的射手参与有战术背景的实弹演习时,由于心理变化,射击命中率比平时下降约35%,而经过模拟训练的射手仅下降约5%。因此,进入射击训练的高级阶段后,有必要增加“假设敌”的躲避和对抗能力,选择复杂地形和不良天候射击,在射击场仿造实战中常见的地物和建筑,或在训练中使用虚拟现实训练技术等,以强化实战氛围,增加射手训练时的心理紧张度,锻炼其战场应变能力。

三、超越射击条件为基础的极限心理训练

极限训练是指通过刺激生理、心理极限,使射手对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外界刺激产生适应性,从而提升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方法。人的心理以生理为物质基础,心理的极限状态是通过生理的极限引发的。

(一)极限心理训练的原理

人的心理潜能具有有限和无限的相对性和统一性。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从现有水平看,它是有限的;但是用发展的眼光和从它所具备的潜在能力看,它又是无限的。这种有限性和无限性具有辩证的动态发展性。而这种动态发展性只有当个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升至为最大阈值并受到一定冲击时,功能才能得以延伸和增长。所以,极限训练法是开发心理潜能的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二)射击心理极限训练做法

针对射击任务的特殊性,极限训练主要在提高射手不受干扰的定力、对痛苦的忍耐力、保持平衡的调控力、不怕艰苦危险的勇气等方面进行。国内外军警在培训狙击手时有许多科学、成功的做法,如烈日下暴晒,雪地里卧俯,高台跳下,转晕后走直线,剧烈运动后立即射击,信任射击等,可以在射击训练中借鉴或创造性开展这类训练。

四、射击中呼吸调控为基础的身心放松训练

当射手在射击前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消耗能量过多,可能会出现保护性抑制。射手会浑身无力、腿脚发软、有“身体软绵绵”的感觉。射手一旦出现过度紧张情绪,影响射击动作时可采用以下方法缓解:

(一)注意力引导呼吸训练

用深呼吸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吸气和呼气上面。操作方法:把注意力引向呼气吸的过程,进行呼吸调节,先用鼻子慢慢地吸气,边吸边数数,从1数到6为止;再屏住呼吸2秒;然后边用嘴呼气,边计数,从1到6时再停止呼吸。同时采取“吸入能量”的心理暗示方法,即让射手有意识地放慢呼吸节奏,将意识引向吸气过程,每次吸气时,想象自己全身汗毛孔张开,随吸气的同时通过全身汗毛孔将外界能量吸入。每次吸气时都有一种“充电”的感觉,顿时会感觉到力量倍增。

(二)集中注意力训练

注意用集中精心和注意力的方法,排除外界干扰,不去想成绩,不给自己增加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想正确的射击动作上。平时可采用数米粒、穿针引线、叠弹壳等方法增强注意力集中度。要加强身体内在感受的体验,有意识地引导情绪平静下来,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引导肌肉放松,引导自主掌控心理恢复自信心。也可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看看远处的景物,就能减缓紧张的情绪。

(三)预设困难心理应激训练

预设困难是让射手把射击中所能想象到的困难情况一遍一遍地在脑海中展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直至自然应对射击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射手的应激源是对失败和批评的恐惧。因此,成功的认知要求不要只注重结果,而是要注重做好每个动作。训练中当打出“远弹”时,要避免自我心理惩罚和过度的自责,因为过度自责会破坏精神的集中。要养成心理演练成功动作的认知习惯,使射手在失误后很快地在心理上推演着完美的技术动作,而不是总想着错误的动作。

参考文献:

[1]李宁《暗条件下的战术射击训练方法研究》.[J].北京警察学报.2018年第6期。

[2]单继城.刘蔚柯《战场自然环境对军事行动影响》.[J].国防科技.2017第38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