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王海青

安徽省庐江, 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对于核心素养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同时也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当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善于立足核心素养视角下采取多样化手段,落实化学课堂的教学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发展。本文对此做了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引言

基于当前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全面分析高中化学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手段来做好化学课堂的创新与改进,全面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一、化学核心素养内涵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要求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化学知识,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特点。也可以站在原子和分子的角度来理解物质的组成,清楚其具体的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立足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来正确的看待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1]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物质的变化与运动,懂得化学变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以及基本的反应规律。并认识到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也能够正确、灵活的应用化学反应,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具有一定的证据意识,并可以立足于这一视角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和假设以及验证。然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从而正确的认知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并建立相应的化学模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对化学反应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与性质,实现一个正确的理解,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2]。同时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进行创新和创造,从而积极解决各种科学问题。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要求学生可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探索崇尚真理的意识,同时正确的对待对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科学活动,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下面以新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一个如下实验的教学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84消毒液和洁厕灵,但是这两种东西是不能一起使用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多媒体播放84消毒液和硫酸融合到一起,然后将不同的试纸放入其中的实验视频。过程中干红纸没有明显变化,湿红纸发生褪色,蓝色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AgN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Ho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最后,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实验视频,并在练习本上记录实验变化,为后续的课堂探究奠定良好基础。

1.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对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对其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其认识到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而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最终都会产生新的物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并适当优化教学设计。

在本次实验教学中,当学生观看完实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总结好实验现象,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氯气所发生的反应,并根据质量守恒的思想分析反应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什么,然后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记出过程中得失电子和离子的具体情况。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激发探究欲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所学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培养。

2.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

在化学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占据重要位置。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从多角度、多层面拓宽学生视角,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积极观察和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和微观探析能力。

在本次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内容,然后根据实验中的具体现象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离子反应等已有知识分析氯气的性质。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氯气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结合物质的构成要素建立模型,可以更加清晰的解释相关的化学现象。对此,教师要重视起来,根据课堂教育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该种教学模式,最终促进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双重提升[3]

依据上一环节的教学进行后续探讨。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生活中的问题设计类似实验,然后结合实验现象找到其中的规律和证据,展开一系列的推理,分析反应产物。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研究非金属单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分析与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中快速建立认知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要想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使其通过亲自参与发现化学实验中的科学规律,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可以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然后不断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积极改进现有的实验方案。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更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为学生良好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组织设计并实施对比实验,分析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

(1)用一个矿泉水瓶收集满氯气,将瓶盖换成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瓶内注水,慢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直到感受到压力为止。摇动水瓶,瓶身缓慢变瘪;

(2)拿一支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重复上述操作,摇动水瓶之后,发现瓶身变瘪更加剧烈。

这个实验的操作,运用到了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的反应实质,在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这一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和发现意识,积极崇尚真理,感受化学对于社会的贡献,懂得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就要注意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客观的判断,有效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环保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氯气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讨论总结一下“生活中含氯消毒剂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说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育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开发其思维能力。同时注重教学的创新与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爱荣.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1):1.

[2]戴伟.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33):P.45-45.

[3]凌云.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 速读(中旬), 2018(10).


课题名称:“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课题的项目编号:HJG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