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a治疗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的疗效观察

张新宇 张为伟 李善英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在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性、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儿童血液病患儿11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患儿治疗期间均至少接受1次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情况。结果:(1)患儿治疗后出血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总治疗有效率为81.82%,2例患儿死亡(心包出血、颅内出血者死亡)。(2)患儿rFⅦa治疗剂量为(47.55±3.06)μg/kg,平均用药次数(2±1)次,单次用药间隔时间(7±1)h。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对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具有临床治疗可行性,但需依据不同患儿症状程度及生理发育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频次,加强药物并发症观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实施。

关键词: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儿童血液病;临床出血;临床疗效


不同部位的临床出血症状是非出凝血性血液疾病临床常见并发症类型,也是导致该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儿童患者而言死亡风险更高,而传统治疗中成分血输注、凝血因子补充、促凝血等治疗的实施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血症状,但对于严重出血、难治性出血患儿而言,临床效果局限性显著,或可耽误最佳救治时机,导致死亡。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是现阶段新型出血抑制治疗药物,出血事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自进入医疗领域以来已在国外相关疾病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的治疗应用仍相对较少,仍需临床治疗经验证实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1] 。对此,本院特以2017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患儿11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21年5月期于本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性、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儿童血液病患儿11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

11例患儿中,男6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9岁、最小者4岁,平均(6.52±1.08)岁,体质量13~52kg,平均(32.54±3.91)kg,确诊先天性血友1例、血小板无力症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确认消化道出血3例、泌尿系出血2例、阴道出血1例、鼻粘膜出血2例、齿龈出血1例、颅内出血1例、心包出血1例。

纳入标准:(1)患儿均为血液病确诊者,且均在疾病期间发生临床严重性或难治性出血;(2)符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指征;(3)家属同意院方收集临床资料行临床研究。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未完成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者。

2方法

患儿均在对症止血,血小板或成分血输注,排异治疗等措施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治疗期间均至少接受1次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患儿均在治疗72h后评估治疗效果,依据治疗有效性实施后续治疗。

3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儿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信息。

4统计学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用(6229ad1fab10c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表示,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定性资料,用(n,%)表示,6229ad1fab10c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治疗效果分析

患儿治疗后出血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总治疗有效率为81.82%,2例患儿死亡(心包出血、颅内出血者死亡)。详见表1。

表1治疗效果分析

出血评分(分)

治疗有效率(%)

死亡率(%)

治疗前

治疗后

3.02±0.37

1.58±0.25*

81.82%(9/11)

18.18(2/11)

5.2治疗指标分析

患儿rFⅦa治疗剂量为(47.55±3.06)μg/kg,单次最大治疗剂为69μg/kg,最小剂量为26μg/kg;平均用药次数(2±1)次,单次用药者8例,2次用药者2例,3次用药者1例;单次用药间隔时间(7±1)h,最大间隔时间为12h、最小间隔时间为3h。详见表2。

表2治疗指标分析(6229ad1fab10c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rFⅦa治疗剂量(μg/kg)

用药次数(次)

单次用药间隔时间(h)

47.55±3.06

2±1

7±1

6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患儿治疗后出血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总治疗有效率为81.82%。(2)患儿rFⅦa治疗剂量为(47.55±3.06)μg/kg,平均用药次数(2±1)次,单次用药间隔时间(7±1)h。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是一类具有纯化人源血浆FⅦ结构相似性的微生物K依赖性单链糖蛋白,对组织因子、血小板具有靶向旁路作用,可积极作用于血管内皮损伤部分,利用组织因子依赖途径,结合形成TF/FⅦa复合物,刺激启动人体正常凝血,并在放大凝血作用后提升促凝血反应程度,以积极纠正患者临床出血症状,且不具备药理依赖机制,多数患者可在单次用药后实现凝血功能的有效治疗、纠正;但在实际治疗实施中,药物临床治疗预后与患儿出血症状严重性、出血发生部位及出血量等因素同样存在相关性,且药物促凝血机制在用药60d内存在动静脉血栓诱发风险,需依据患儿出血症状实际合理用药,并加强治疗预后评估科学性及治疗并发症监护力度[2-3]

综上所述,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对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具有临床治疗可行性,但需依据不同患儿症状程度及生理发育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频次,加强药物并发症观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白,孟庆磊,刘健,等.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儿童血液病严重性和难治性临床出血事件的疗效观察[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5):390-393.

[2] 王诗轩,孙竞,李长钢,等.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411例中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抑制物产生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8,31(1):29-33.

[3] 刘葳,薛峰,张磊,等. 26例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37(6):47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