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都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密度情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2021年首都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密度情况调查

田波1, 朱思捷 ,马铁铮,全菲,唐超, 马帅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1300

【摘要】 目的 对首都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密度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北京蚊媒传播疾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GB/T 23797-2009中的CO2诱蚊灯法,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机场周边2021年三带喙库蚊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21年共捕获三带喙库蚊384只,密度为0.38只/灯·h,占捕获总数的4.00%;7个监测点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在0.17-3.92之间。结论 北京市机场周边存在乙脑传播的媒介,需警惕乙脑的传播风险。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密度

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发现,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季节消长与乙脑的发病关系最为密切1。因此,做好三带喙库蚊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乙脑不可缺少的工作,同时也可为蚊虫的防制提供生态学依据2。2021年我们在首都机场周边开展了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情况调查,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设置 在机场周边2000 m范围内分别选取机场东(生活区绿地)、机场南(宾馆商业区)、机场西(保税区西侧)、机场北(保税区北侧)、机场中(货运北路)、 保税区南侧、河边(温榆河水系)等 7个监测点。

1.2 监测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中的CO2诱蚊灯法。5-10月每旬1次。每个监测点布放4盏诱蚊灯。捕获成蚊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

蚊密度计算公式: 蚊密度〔只/灯·h〕 =捕蚊只数 / (灯数·捕蚊时间)

2 结 果

2.1 蚊虫种群构成 2021年共捕获成蚊9611只,平均密度为9.53只/灯·h。三带喙库蚊共捕获384只,占捕获总数的4.00%,密度指数为0.38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种, 占48.66%; 刺扰伊蚊、白纹伊蚊、中 华 按 蚊分别占33.06%、13.70、0.53%,其他占0.05%(表1)。

1 2021年首都机场周边蚊虫种类构成情况

蚊种

数量(只)

构成比(%)

淡色库蚊

4677

48.66

三带喙库蚊

384

4.00

刺扰伊蚊

3177

33.06

白纹伊蚊

1317

13.70

中华按蚊

51

0.53

骚扰阿蚊

3

0.03

二带喙库蚊

1

0.01

背点伊蚊

1

0.01

合计

9611

100.00

2.2 季节消长 2021年仅8-9月份捕获到三带喙库蚊,月平均密度分别为0.03,2.26只/灯·h。8月下旬开始捕获到三带喙库蚊,密度主要集中在9月(见图1)。


图1 2021年首都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密度旬分布

62299d54f086e_html_fba43383da25b998.gif


2.3地区分布 首都机场周边所选取的7个监测点均捕获到三带喙库蚊。其中河边(温榆河水系)监测的密度最高,为3.92只/灯·h;机场东(生活区绿地)密度最低为0.17只/灯·h;其他5个监测点机场中、机场北、保税区南、机场南和机场西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分别为0.46、0.60、0.79、0.90和1.17只/灯·h。


3 讨论

2021年机场周边蚊虫监测中所捕获的三带喙库蚊占4.00%,密度为 0.38只/ 灯·h,监测于8月下旬捕获到三带喙库蚊,高峰集中出现在9月,出现的季节短,三带喙库蚊密度的季节高峰呈现单峰型,这与刘小波等对东北地区三带喙库蚊的研究相一致[3]

调查结果显示,机场周边所选取的7个监测点均捕获到三带喙库蚊,且机场东(生活区绿地)密度最低,为0.17只/ 灯·h;河边(温榆河水系)密度最高,为3.92只/ 灯·h;其余5个监测点机场中、机场北、保税区南、机场南和机场西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分别为0.46、0.60、0.79、0.90和1.17只/灯·h。三带喙库蚊虽不是机场周边的优势蚊种但种群密度较高,7个监测点的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均高于顺义区城区三带喙库蚊(0.06)密度。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的分布特点可能与监测点的积水分布有关。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场所属于静水型,常孳生在大型的自然积水,如湖泊、稻田、河滨等,现阶段随着北京各区湿地及生态公园的兴建,也为三带喙库蚊提供了适宜的孳生环境。且三带喙库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带喙库蚊的地理分布、孳生和栖息习性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地变化,呈现由郊区向城区渗透的迹象

[4-5], 这是否与周围植被覆盖情况或其他因素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首都机场作为北京重要的口岸,国际贸易交流频繁,人口流动性大,增加了蚊媒及蚊媒传染病病例输入北京的风险。虽然2021年我区没有乙脑本地病例,但机场周边三带喙库蚊的密度较高,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的风险。因此应加强机场周边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有针对性的对机场周边采取防蚊灭蚊的工作,从而降低乙脑传播的风险。


[1]褚宏亮,周明浩.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2) : 160-162.

[2]曹敏,刘荣兴,朱伟祖等.上海浦东机场蚊类的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5):376-378.

[3]刘小波,吴海霞,殷文武等.2006-2012年全国19省三带喙库蚊监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9(4):284-285.

[4]李春晓,郭晓霞,黄恩炯,等.城市中三带喙库蚊新孳生地的发现[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18(1):31.

[5]张洪江,葛军旗,唐承军等.北京市朝阳区三带喙库蚊分布和季节消长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2):148-150.

作者简介:

田波,女,1984.2,汉,本科,北京,研究实习员,从事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朱思捷,男,1987.10,汉,本科,北京,研究实习员,从事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