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3

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李思思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在医护关系日益紧张的现在如何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医患关系的缓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素质与风险防范意识。方法 从患者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患儿进行观察,从市儿童医院中选择较为典型的患儿共140例,选取时间确定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共两年的时间,将抽取的典型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各为70例。对观察组需要特别的注意,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照顾患儿时护理人员要更加具有防范意识;对照组则只是实施更加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质量方面的高低以及是否有风险事件的发生。结果 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观察两组人员的护理水平高低,并对其护理质量进行相应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水平,在p<0.05的情况下,这些数据说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结论 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护理意识能够促进患者的痊愈,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且能够通过减少高风险事件的发生来不断缓和医患矛盾,最终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结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护理;护理质量;风险事件

儿童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年龄较小,同时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儿童由于其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很难让儿童来配合相关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所以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鉴于此相关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来帮助患儿减少其痛苦的程度,促进患儿更好地恢复与痊愈。[1]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杜绝相关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低下,丧失责任心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儿童在痊愈的过程中面临重要的风险;导致高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痊愈,而且会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其身体的恢复。本文通过探讨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来解释在护理过程中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儿科患者共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3±1.2)岁;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3±1.6)岁。 两组患儿除控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情况均一致,在年龄、性别等其他方面没有差异;并且保证p>0.05的情况下,说明结果具有可比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方法

1.2.1 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将观察组的患儿进行风高级护理。具体方法包括:①首先要根据患儿的基本情况设立专门的护理小组,要在总结之前出现的高风险事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其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将其原因进行划分,由小组的成员来进行研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要查明其出现的原因;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要探讨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②其次,要狠抓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进行甄选和选拔专业人员时要设立高门槛,保证招聘的护理人员其素质较高,并且要进行相应的入门培训,制定相关的卓越计划;既要保证专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不断学习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帮助专业护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③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考核,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通过这一公平、合理的机制来奖励激励专业护理人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其自身专业的发展;同时工作时间要具备人性化特点,专业护理人员其工作压力较大,要采取弹性工作制度帮助护理人员减轻压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其专业技能,并促进其自信心的发展。④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护理人员的健康对患儿的恢复与痊愈尤为重要。在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该先加强自身的健康教育,其次要对患儿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对患儿的理解和了解程度并与患儿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促进医患关系的缓和;同时要检查医院的各种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的标准,要注意定期对患儿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患儿身体的痊愈和发展;要制定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首先要目标明确,提高护理的质量;其次要不断的总结,要不断总结促进患儿的痊愈过程中的良好经验并将经验进行分享;由护理人员进行仔细认真的学习之后进行实践,通过这样不断地学习与交流能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最终促进患儿的身体的痊愈。[3]

风险防范护理方法:在促进患者痊愈的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照组的患儿只需要进行常规的护理,在遵守医嘱的情况下促进自身的痊愈即可,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和监测,如发现与正常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其主管医生,找到医生帮助自身处理相关的突发状况。观察组是我们的实验组,对待患儿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具体措施有: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由相关的主治医师担任管理小组的组长并且要通过以往工作的表现来总结在护理人员从事相关的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相互讨论的情况下制定出符合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患者的健康与痊愈;主要包括对患者病房进行的管理、患者的常规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方面;风险防护小组要保证所有的专业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护理风险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和实施过程;二是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素质,根据之前制定的方案要定期定时的组织高级护理人员不断发展其专业技能,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增进;同时也要促进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帮助主治医生来促进管理患儿、促进患儿的健康痊愈,比如在查房时可以树立高度的风险防护意识与采取相关的措施,在患儿输液的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小的细节,要告知患儿注意安全,保证患儿的健康痊愈的过程中防止再出现另外的差错。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健康的一个方面,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知识的训练和相关的辅导,在患儿入院之后要首先了解儿童的各种病历以及要与家长尽快交流,帮助护理人员熟悉家长的状况和患儿的情况。 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避免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报告医院方面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处理;医院自身也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的状况,加强与患儿以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做好心理方面的辅导工作,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状况。

[4]

1.2.2 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要保证其能够接受到常规的护理管理,专业人员要促进患儿的健康痊愈,在指定的时间内促进患儿及时服用药物,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告知患儿及其家属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保证患儿能够安全稳定的恢复健康

1.3 评价方法 ①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并对其相关方面进行评分,评分项共包含5个方面,即病房护理、基础护理、特色护理技术、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每项总分均为100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最后的得分与护理人员的质量呈正比,即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患儿的护理以及痊愈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②在计算得分的情况下进一步比较众多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意外伤害问题、给药问题以及患儿在医院发生的其他影响其安全的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t检验,在P<0.05差异的前提下收集的资料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质量评分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对照组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分数,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意义(P<0.05)。见表一。

表一 对比两组的实际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病房护理

特色护理

护理文书

观察组

100

13.8±3.23

12±2.63

15±2.64

16±2.09

对照组

100

12±4.48

11±5.51

12±1.36

11±3.27

t


10.567

9.235

8.352

9.34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生的高风险事件总共5例(6.29%),对照组 11 例(14.86%)。按照一定的要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总数,最后通过推断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过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7,P<0.05)。

3 讨论

儿科患者年龄小,自制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治疗依从性较差,加大了护理难度,甚至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针对儿科护理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其发生十分必要。

患儿由于其年龄不大,在接受治疗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患儿的年龄特点尽量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本研究的数据调查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接受专业人员的护理时对相应的质量进行的评分更高,且通常在P<0.05的情况下,护理领域出现的高风险事件发生的次数较低,表明在医院中的儿科护理过程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明显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5]

综上所述,在儿科科室中提高专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值得在社会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翠娟.风险防范护理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8):3290-3292.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1.18.083.

[2]冯少馨,陈丽娟,游少珺,陈华婕,李铃.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17-19.

[3]龚艳艳.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2):1775-1776.DOI:10.19435/j.1672-1721.2021.12.081.

[4]王京,顾玲燕,王婷婷.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7):134-136.

[5]陈梅,李媛.腹腔镜手术联合风险防范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