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为例

杨秀举 吴秀琼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513300

摘要: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唯一的高中,地处粤北山区,学生对物理实验兴趣不足,实验设备落后,老师实验课形式单一,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教师意识到教学方面的不足,本文将对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同课异构 民族地区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1. 同课异构的含义及意义

  1. 同课异构的含义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同课异构的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并且没有专业化的词语可以对其进行翻译。人们通常会将同课异构解释为: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备课来讲解,还会设计不同的教学设计环节,以此开展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

  1. 意义

同一节教学内容,经过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寻找教师之间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异,对教学成果进行比较,便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使自己不断学习,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同时,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多位老师可以讨论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1. 当前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呈现的特点

1实验设备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物理实验器材不足,没有专职物理实验员,损坏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更新。受硬件设备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参与物理实验,也难以全部体验实验流程,使得实验教学变成空洞的理论教学,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民族地区整体的教学质量。

  1. 学生兴趣不足,缺乏动手能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现象显得很抽象,学生如果不能亲自动手实验,便不能理解物理概念以及物理意义,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理解,使得学生缺乏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

  1. 实验课形式单一

受少数民族地区大环境影响,老师教学观念落后,墨守成规,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性。很多老师的实验课形式单一,都是老师先讲解实验,后学生动手实验,整节课重理论轻实验。由于时间不足,很少有学生得出结论,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实验教学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对民族地区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他们不能真正体验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1. 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例

近期,广东省周长春名教师工作室团队到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送教交流,由专家周长春老师和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课题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面以此次活动为例,谈谈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 整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

专家教师和教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专家教师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教师

课题引入

从复习磁通量概念,比较磁通量的大小开始引入新课

  1. 实验设计

问题导引1(指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方式与方法)

问题一:怎样提供磁场?

问题二:如何检验是否有电流产生?

问题导引2

如何设计可操作性实验?

  1. 实验操作

    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的状态

    线圈B中是否有电流

    开关闭合瞬间


    开关断开瞬间


    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


    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2. 实验现象

  1. 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管或从螺旋管中拔出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有偏转;条形磁铁置于螺线管中静止不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2. 当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当导体ab在磁场中做与磁感线平行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开关闭合、断开瞬间,以及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指针有偏转;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

课题引入

魔术引入新课,当老师的手靠近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而学生的手靠近时却不发生偏转?

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否能生电呢?如果磁能生电,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

  1.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验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线圈静止



线圈平行磁感线运动


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


实验二

磁铁在线圈中插入、抽出、静止时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磁铁插入


磁铁抽出


磁铁静止




周老师的课富于激情、哲理、深度,给人很多感悟和启迪,给我们一种思想的冲击,思维的碰撞。周老师的课堂从源头出发,牢牢抓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一个原始实验,采用等效替代法,引导学生来设计三个实验方案,并且不时鼓励学生。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老师以魔术形式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从三个不同的实验,总结得出统一的实验结论。

  1. 创设问题情境

周老师以问题导引的方式进行实验课,如怎样提供磁场?如何检验是否有电流产生?如何来设计可操作性方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解决问题,带领学生从源头出发,重新走了一次法拉第的研究之路。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老师以魔术的形式引入新课,当老师的手靠近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而其他学生上台表演时却不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为什么呢?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否能生电呢?如果磁能生电,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通过以上几个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我们能否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从本质上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去解决问题,最终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同课异构下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真正发生

长期以来,在学业成绩和量化考核的压力下,高中物理教学过度追求信息量的最大化,繁重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没有让学习真正的发生,这时需要老师优化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设计实验方案,更加仔细地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能力的关联度,呈现系统化、多样化的学习材料,设计更有层次的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1. 改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少讲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不再单纯的拥有知识,而是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1. 提高物理教师的专业精神

高中物理学科由于涉及知识内容广泛,难度大,因此对物理教师的综合能力也将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物理基本功,还需要因材施教,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注重原型启发,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通过此次的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在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为教师提供可以提高自身实验教学水平的平台,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了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