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2
/ 2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策略

李彬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518000

摘要:慢行交通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解决城市内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的有效设计与规划,不单单可以解决城市内道路交通经常发生拥堵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笔者针对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希望有助于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的顺畅、安全运行。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


引言:从当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机动车辆违章停放与占道行驶的情况,并且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同时部分城市内道路慢行交通设施的建设尚不是非常的完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道路慢行交通的顺畅、安全运行。

  1.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1. 机动车违章停放和占道行驶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飞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致使一些机动车驾驶人经常在慢行道上行驶,这种违法占用车道的行为将给在慢行道骑乘的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并且当大量机动车占用慢行道时,就会导致非机动车难以顺畅的行驶,这时就会慢行道交通也会变得十分拥堵。

另外,由于城市内土地资源比较有限,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内的建筑越来越多,但是停车场的建设却比较有限,很难满足现如今人们的停车需求。一些机动车驾驶人为了方便,而将车停放在慢行道上,导致本来就不是很宽阔的慢行道变得更加的狭窄,这将给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1.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较为严重

在一些等级相对较低的城市道路上,通常并未专门的设置慢行道,这时道路上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混合交通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条单幅道路上行驶有各种交通工具和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没有彻底分离,不单单会阻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对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 缺乏完善的慢行交通设施

近些年,共享单车的发展十分迅速,大多数城市都会慢行交通工具的停放规划和设置了专门的停放点,但是对于人们私有的慢行交通工具并没有设置具体的停放点。致使很多骑乘人员都是随意地停放慢行交通工具,这很可能会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1]。除此之外,地面人行横道慢行交通参与人员穿越道路的重要路径。但是,部分人行横道的标线已经老化不够清晰,还有一些人行横道两侧存在有障碍物,一些较宽路口的人行横道并未设置二次等候区。这些问题都是城市道路慢行交通设置不够为完善的体现。

  1.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策略

  1. 步行交通系统空间的设计

步行是慢行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步行交通系统是否足够的畅通和完善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为此,在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步行交通系统空间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步行交通系统时,不可以按照道路统一的通行能力来分配慢行交通系统,这样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在设计城市内不同等级道路的步行道路时,一定要遵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来设计步行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和道路宽度,并且在具体设计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通过对区域内交通情况的调查,了解到该区域内每天步行出行的人数大约为6.24万人次,占整体慢行出行人数的62.3%,占整体出行人数的38.2%,预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该区域内步行出行的总量将有所下降,所以将该区域内人行横道通行能力设计为1800到2100人/小时·米,人行天桥的通行能力同样如此,人行道的宽度在2到3米左右,其中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的人行道。并设计了三级步行道路,一级为步行专用道路,主要用来服务于人们的休闲或者通勤出行需求。其总里程为8.2km,主要分布在城市内的商业区、广场、公园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二级步行道路为步行主干道,其主要用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总里程约为25.6km,主要分布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像购物街、商业文化街、居住区等。三级步行道路则为一般道路,主要用来将一级步行道路和二级步行道路衔接在一起。总里程约为51.1km。

  1. 非机动车道路交通系统空间的设计

在规划与设计城市内非机动车道路交通系统时,需要针对非机动车分配情况、公共交通规划、公共场站规划等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区域内商业区、居民区等非机动车集散点的布局来设置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空间和停车点[2]。例如:通过调查与预测,某城市将非机动车道路主要分为了三个等级:一级非机动车道路专门为以骑乘方式出行的人员服务,总里程数大约为17.1km,主要分布在一些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走廊上,同时还包括历史街区、风景区以及公园等区域。二级非机动车道路为非机动车主干路,主要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休闲出行,总里程数约为23km,主要分布在和城市内客流量比较集中地方的衔接道路,像学校、地铁站、公交站等。同时还包括购物街、商业文化街等。二级非机动车道路和机动车道路之间有明显的隔离,并且不准许机动车在这一道路上停放。三级非机动车道路为一般非机动车道路,其作用主要是衔接一级和三级非机动车道路。

  1. 以地域文化的传承为基础设计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空间

为了促使城市内居民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的活跃,在设计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时,一定要根据当前城市内建筑形态、景观设计等对现有的以及年限比较久远的慢行交通系统进行优化,将地域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慢行交通系统中[3]。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并且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绿色环保、传承地域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样不单单可以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的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绿色性,同时还有助于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慢行交通系统,从而助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对城市道路慢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

在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灯时,综合分析所有参与慢行交通系统人员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完成过街[4]。因此,在设计信号灯配时时,一定要综合分析大部分行人的过街时间,防止发生行人被动式闯红灯的情况。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交叉口或者比较宽的道路,这些道路交通流量一般都比较大,并且较为复杂,行人过街时通常很难一次性完成整个过街行为,这时就可以设置行人二次等候区,以此避免行人过街时与机动车之间发生冲突。对于已经老化、不清晰的人行道一定要及时加以处理,以此更好的服务于步行出行的人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城市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慢行交通系统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慢行交通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利用慢行交通工具出行人们的顺畅行驶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殷美斌.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的思路及相关问题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2):147-148.

[2]杨海光.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1):77-78.

[3]李波.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改造方案设计探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1(11):38-45+14.

[4]马潇.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2021(11):27-28.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