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2

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董喜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陕西铜川 727000

摘要:当前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导致出现呼吸衰竭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老年患者甚至存在很高的致死风险,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呼吸衰竭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致使患者无法正常换气,造成缺氧,进而出现了各种代谢紊乱与生理功能的症状,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替代患者进行呼吸的通气方式,通常在临床中用来治疗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临床进展

呼吸衰竭在临床中主要表现就是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在治疗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时不仅要根据其发病因素,还要合理的运用机械通气呼吸技术,帮助患者平安渡过危险期,直到呼吸功能有所改善或是彻底恢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通气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气支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

一、通气新模式

因为在研制通气机械的过程中利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整体性能也逐渐完善,增加了很多种通气方式。近几年出现的新通气模式包括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成比例辅助通气、自主切换型通气等。这些通气方式不仅能够用于患者的通气支持,还能够用于撤机环节。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与科学监测技术相结合,对患者的肺功能参数进行密切监测,对吸气压进行自动调节以此保持通气机中某一变量,将其控制到规定范围内,进而使通气支持效果可以满足患者的呼吸以及通气需求。这些通气方式主要是把通气机变得现代化、智能化,使其更加接近患者呼吸过程的一种方式,其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努力留住定容型与定压型两种模式的优势,并且避开它们的缺陷;(2)可以根据监测人体肺功能的指标自主调整与设置通气设备的参数,进而有效控制肺泡压太高或者潮气量太大,很好的改善患者与机械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可以通过最低的气道压来适应潮气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现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3)具有很大适用的范围和很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明显降低医护人员调整通气机械的频率。其缺点主要有:(1)生产厂家在给通气机设计与安装这些新模式、推向市场前,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其它通气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2)具有这些模式的通气机价格十分昂贵,没有对其性价比进行探究。在现代新型微电脑多功能通气机快速打入中国市场的形势下,我们国家很多医疗机构都把这些新通气模式运用到临床中国,也获取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应用经验。部分医院还使用其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成比例辅助通气模式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接受成比例辅助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人机之间有很好的协调性,患者体验感良好,气道峰压也不高。但是潮气量比较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

  1. 机械通气选用

通气机是通过呼吸机创建肺泡和气道口之间的压力差,给出现呼吸障碍的患者提供呼吸支持。以前认为,只有在患者出现昏迷、呼吸极度微弱、呼吸停止等严重情况,在可以进行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这样就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导致损伤患者体内的重要脏器,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恢复时间过长,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近几年全国开始采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技术,给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第一时间抢救与尽早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1. 负压通气

胸腹雨披式和胸甲式负压呼吸机是具有便携、体积小等特点,在治疗胸廓畸形呼吸衰竭患者中获取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对于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急性加重期中,在经过治疗之后,可以有效改善呼吸肌疲劳、使其吸气肌力量与耐力增加,明显改善动脉血气。还有相关资料显示[2],可以将其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功能残气量,一些萎陷肺泡复张,对于改善患者的通气血流与肺内分流有很大意义,提升心输出量。所以符合患者的生理功能,如果后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会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面罩机械通气

因为提升流量、压力传感器触发灵敏程度,再加之改进了固定头帽、鼻、口鼻面罩,缩小了其死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密闭性能,进而加强了通气机的性能和患者的依从性。降低鼻面部皮肤出现摩擦的面积;缓解了创伤性的插管和切开气管过程中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了呼吸道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的出现[3]。鼻罩机械通气保存了加温加湿呼吸道的功能,适合在患者处于神志清醒、可以闭嘴呼吸的状态下使用。口鼻面罩没有鼻罩更容易耐受,张嘴呼吸的患者可以使用口鼻面罩机械通气。呼吸道分泌物比较多的患者对影响口鼻面罩通气的疗效,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把分泌物吸出来,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还可能出现由于吸气太短和流量太大导致患者不愿意配合,造成口腔压力超过30cmH2O,气体进入胃和食道,导致出现腹胀的情况对通气产生严重影响。面罩机械通气适用于防治呼吸衰竭疾病,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1)预防呼吸衰竭对部分需要进行上腹和胸部手术并有明显肺功能损伤、年龄大于七十岁的肥胖患者来说,在手术之前适应面罩机械通气,手术之后作为呼吸支持,进而有效预防出现呼吸衰竭,降低手术之后出现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的几率,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疾病。(2)对于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患者应用面罩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缓解其呼吸肌疲劳症状,避免晚上休息时出现低通气的情况。当前出现了小型的呼吸机,会逐渐进入家庭机械通气,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给由于感染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呼吸衰竭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

[4]

  1. 结束语

当前呼吸衰竭是致使内科急诊患者病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所有医院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关注度都很好,大多数医生都强调对症治疗,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利用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能够切实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

参考文献:

[1]吴雷,陈美华,叶焕荣,等.以肺部感染和氧合指数为控制窗在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比较[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2):141-143.

[2]王洪武,黄琳惠,蔡兴俊,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20,60(13):79-82.

[3]李阳.内科急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疗效和并发症的价值研究[J].哈尔滨医药,2020,v.40;No.192(2):58-59.

[4]王涛.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v.14(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