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赵亚茹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研究时间始于2020年1月截止至2021年1月,将在这一年内进入我院展开心肌梗死的治疗及后续护理的急症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集研究病案数据共80例,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组,n=40。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态化护理计划,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计划。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指标相较对照组有较大程幅度正向改善,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较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适当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代替常态化护理措施,在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的同时正向改善其预后健康行为,因此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护理方案;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


该疾病是一种风险较高并极容易致死的急症,其病理基础为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该急症患者的主要体征表现为在短时间内发作的心前区压榨性憋闷及疼痛并伴随濒死感,患者在疾病进入高峰期的前兆会出现乏力胸闷、心悸等明显体征但极易与其他疾病进行混淆。由于该疾病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常年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应对自身身体情况进行额外关注,当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尽快实施有效治疗措施,同时由于该疾病的预后阶段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篇文章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成效进行了简要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始于2020年1月截止至2021年1月,将在这一年内进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奇偶分组表法进行分组,n=40。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极大值为65岁,极小值为49岁,其年龄的统计学表达为(57.75±5.85)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极大值为66岁,极小值为50岁,其年龄的统计学表达为(57.65±5.95)岁。以上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后续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态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进行基础急救后在其病情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控,同时对患者提供用药指南。

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后对其进行相应疾病的风险评估,对患者的心肌梗死成因、特点、起病时间、疼痛等级、有无伴随并发症、在发病前的前兆期间是否存在疼痛持续性加重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其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订制专属护理计划。在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较稳定的前提下指导其进行简单的健康康复运动,根据其个体差异制定差异性康复方案,先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转变为主动运动。针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在其出现较消极压抑情绪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有效预防其因过于激动导致其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其血压升高等生理现象,增大其治疗难度。针对出现疑问及认知误区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答疑,并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媒介对其错误认知进行纠正,降低其因认知错误导致其后续出现病情治疗延误的现象。

1.3判定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比对与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若数据组间比对结果存在差异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比对患者在开展差异性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指标评分的改善水平相较对照组患者有较大提高,数据组间呈现出的差距较为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1比对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数据61e776f632792_html_6e623fb9647fac2e.gif±s

组别

压力管理

治疗顺应性

日常活动水平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40)

54.35±1.15

87.45±5.11

3.79±1.02

9.15±1.13

3.98±1.15

8.79±1.03

对照组(n=40)

54.39±1.29

68.87±11.24

3.89±1.01

7.44±1.08

3.89±1.19

4.15±1.09

t值

0.1463

9.5172

0.4405

6.9189

0.3439

19.5683

p值

0.8840

0.0000

0.6607

0.0000

0.7318

0.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是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因循环障碍等因素出现急性阻塞导致其心肌组织及心肌细胞因缺少血液供应出现心肌坏死等现象从而进一步造成其心脏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在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相应症状时应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同时为了降低预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应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本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高效改善患者康复阶段出现的生理及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同时通过健康康复指导进一步改善其肢体功能并协助其正向调节其心肌组织的供氧能力。相较常态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更高效地对患者心肌组织供氧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进行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同时通过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使其在护理过程中对心肌梗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纠正对疾病所存在的错误观念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代替常态化干预措施,在改善其预后护理成效的同时为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以进行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敏,李锦,崔萍.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3):478-479.

[2] 赵禹. 预见性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1):163-165.

[3] 邓映莲, 黎柳章, 马少健, et al.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131-133.

[4] 陈巧芬,林艳,陈娟. 预见性护理用于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4):91-93.

[5] 雷志香. 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