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3

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欢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北安市 16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帕金森病护理方案研究,将70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金森病采取多学科领域协助下的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其自护水平,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 帕金森病;多学科领域协作;照护护理工作室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rkinson's disease care and nursing studio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Methods the study on the nursing scheme of Parkinson's disease was carried out from June 2020 to may 2021. 70 cas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intervent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 care and nursing studio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Comparison Intervention effect. Results the score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arkinson's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self-care level and improve its quality of life by adopting the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care and nursing studio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nursing studio

帕金森病属于一种退行性病变,为老年群体多发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遗传因素、社会因素、药物因素以及个体化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帕金森病对患者来说,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极大【1】。还可导致认知障碍,导致患者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增加家庭负担的同时,也会降低自身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康复干预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在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对患者进行整体化干预。本次研究在多学科领域协作模式下,建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对促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有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帕金森病护理方案研究,将70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72.1±4.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2-88岁,平均(73.0±5.4)岁。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做好生活上的指导,监督、指导患者用药。每天指导饮食,做好穿衣及清洁等生活上的照顾。观察组采取多学科领域协作下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护理。(1)成立护理国内工作室,以神经医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照护员、责任护士为工作室成员。进行帕金森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微信群,做好工作期间及下班后的交流。(2)进行角色分工。由工作室人员分工合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评估。医疗人员进行病情巡视及评估,康复医师则负责患者的康复训练,责任护士负责从旁协助,并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设置专门的照护员,对患者进行24h照护【2】。(3)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室人员分工合作,对患者干预前的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照护目标及计划。照护过程中,需要开展的包括日常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转体、侧弯及腰背肌、腹肌训练、减重步行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进行穿衣吃饭等精细活动训练,逐渐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患者的协调能力及社交能力,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3】。开展唱歌、做手工、智力游戏等活动,逐渐提升患者的认知及交流能力。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照护员需要从旁保护,避免出现跌倒等不安全事件。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评估条目43条,采取0-4分评分法,分数与自我管理能力成正比;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L)评估,共37个条目,采取1-5分评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61e7723b51aa1_html_ad6e85f1782d4ab2.gif ±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组间干预前生活自理能力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61e7723b51aa1_html_ad6e85f1782d4ab2.gif ±s,分)

组别

例数

ESCA评分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35

80.2±4.1

90.4±3.6

对照组

35

79.6±4.5

80.5±3.9

t


0.583

11.035

P


0.562

0.000

2.2 生活质量对比

组间干预前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D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生活质量对比(61e7723b51aa1_html_ad6e85f1782d4ab2.gif ±s,分)

组别

例数

PDQL评分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

35

92.1±9.5

138.0±4.4

对照组

35

91.8±8.4

94.3±6.1

t


0.140

34.373

P


0.889

0.000

3 讨论

帕金森病属于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病变,对患者的语言、认知、活动以及社交等多方面的功能影响极大。帕金森病病程长,患者往往出现认知障碍或者长期卧床等不能自我照顾的情况【4】。因此,在临床护理当中,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照护。

研究显示,帕金森病属于一种多学科相关的疾病,因此其康复护理中,也应充分结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做好综合干预【5】。本次研究以多学科领域写作为基础,建立了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由工作室成员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对患者展开照护及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6】。照护护理工作室的任务,是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各种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等指导,保证患者能够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及交流能力,使其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7】。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学科领域协助下的帕金森病照护护理工作室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帕金森病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改善提供较大的帮助。

综上,将多学科领域协作应用在帕金森病的护理干预中,利于患者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滢.优质护理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82-83.
  [2]罗长平.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267-268.
  [3]王兰君,李波.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226-227.

[4]马倩倩. 护理干预对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106.


  [5]刘淑英.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2021(4):241.
  [6]姚晓静,梁彬. 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1(5):17.
  [7]贾香美.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202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