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3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

黄桂桂 廖佳瑜 龚利千 付蓉 简静 *

新余市人民医院 院感科 (江西新余 338000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其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救治并出院的40名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出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为6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45.00%明显提高20.00%。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9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55.00%明显提高40.00%;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在有效保障患者出院后肺功能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疾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关键词:新冠肺炎;出院;延续性护理;健康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类具有极强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1-2],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目前我国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只能开展相关基础治疗与抗病毒治疗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症状,但此类病毒对于人体各器官的损伤极大,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仍然需要长期肺功能锻炼与康复才能让患者保持各项指标正常[3-4]。但大部分治愈出院患者对于所患疾病存在明显认知偏差,对于出院后的后续护理工作不重视,这严重影响患者出院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使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表现[5],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加以干预,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出院后护理工作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出院护理模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救治并出院的40名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出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1名,女性患者9名,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6.14±5.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7名,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8.8±7.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数值无明显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并治愈出院。②实验所选患者年龄≥18岁。③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准确回答问题。④患者了解实验整体流程与实验目的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在其他医院接受救治并出院患者。②排除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③排除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皮炎等慢性疾病患者。④排除妊娠期患者。⑤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无法完成实验调查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者电话回访工作,告知患者出院后如何开展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用药管理等情况,并时刻提醒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1.3.2实验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针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病情恢复程度进行相应评估工作,并分析评估后患者存在的欠缺,在患者出院后可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通过音视频、宣传手册、电话宣讲等诸多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并对所选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分析,针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治愈出院患者,采取短期健康管理,重点对患者存在的胸闷、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进行系统评估,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展开系统性追踪与健康评价工作。而针对于新冠肺炎重症与危重症治愈出院的患者,采取中长期健康管理,重点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自身慢性疾病进行长期随访,针对性对于患者基础疾病加以干预,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的肺功能康复以及日常用药与健康饮食进行系统化指导,并定期对患者康复情况展开回访与评估工作。

1.4观察指标

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关于新冠肺炎特点、主要传播途径、已患病人群、患病症状、个人防护措施等内容。满分为100分,其中优秀分值在80-100分,良好60-79分,较差0-59分,自我知晓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护理依从性根据院内自制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共分为3类,其中完全依从是指患者能够完全遵守医嘱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与药物干预;部分依从是指患者能够完成部分规定内容;不依从是指患者不配合医嘱内容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依从性=(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研究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疾病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为6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45.00%明显提高20.00%,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疾病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n)

优秀

良好

较差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0

6(30.00)

3(15.00)

11(55.00)

45.00

实验组

20

8(40.00)

5(25.00)

7(35.00)

65.00

x2





6.093

P





0.015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9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55.00%明显提高40.00%,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护理依从性(%)

对照组

20

6(30.00)

5(25.00)

9(45.00)

55.00

实验组

20

8(40.00)

11(55.00)

1(5.00)

95.00

x2





7.225

P





0.009

2.3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0

3(15.00)

2(10.00)

5(25.00)

实验组

20

2(10.00)

1(5.00)

3(15.00)

x2




8.229

P




0.001


3.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染性,大多数患者会在患病后几天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对于合并慢性疾病或自身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甚至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威胁生命安全[6]。虽然此类疾病在治愈出院后各项体征均恢复正常,但此类病毒对于肺功能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导致患者无法在短期时间内恢复正常肺功能。而延续性护理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展开功能康复训练,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7]

综上所述,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在有效保障患者出院后肺功能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疾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马骏,张仲华,童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血液透析病人CRRT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20,34(9):1677-1678.

[2]米伟,余金素.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0,41(4):376-378.

[3]王琳,黄瑞英,陈佳丽,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老年居家护理实践的探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0,41(2):123-128.

[4]周建,孙云,钟萍,等.思维导图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2):155-158.

[5]李春蓉,韩志乐.新冠肺炎护理防控中定点收治医院的防控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8):137,139.

[6]宋爱华,王育生.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院外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5):854- 856.

[7]张凤琴,张永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41(3):339- 342.




项目类别:新余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NO.20203090837)

通讯作者:简静,E-Mail:xyhlb51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