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资产全链条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变电资产全链条管理

彭双衡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在保证各个输变电设备运作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使设备资产投入产出呈现最优化,已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针对供电企业数据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管控措施不健全、价值评估方法匮乏等问题,笔者依据信息生态的核心思想,基于泛在物联理念,提出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生态化管控模型,并将其贯穿应用于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当中,使数据资产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变电资产;全链条管理;策略;效应


1变电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输变电设备的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第一,很多电力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资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多数企业选购输变电设备时,过于看重设备自身价格,并将设备价格当成设备资产的主要成本。这种计算方式实际上只考量了设备的部分成本,虽然在采购时会节省较显著的成本,但忽视了各个输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期成本,会造成整体成本的增加。第二,多数电力企业在进行输变电设备资产管理时,没有考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使得设备潜在的问题与风险总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无法充分发挥设备资产管理的效果。第三,多数电力企业在输变电设备资产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退役管理体系,无法保证报废设备资产价值的发挥。

2泛在物联下全寿命周期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模型研究

2.1泛在电力物联网下在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

我国的供电企业在进行电网规划、电网检修等各项主要业务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存在于设计图纸、设计方案文档以及各项业务中的数据文档中,单项业务完成后,这些数据就被搁置,难以实现再次利用,难以充分挖掘文档中的有效数据,造成极大的数据资源浪费。目前的数据资产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供电企业的数据处理要求,各个部门的数据分级不精确、数据分类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融合,挖掘难度巨大。泛在电力物联网提出以后,强调技术理念创新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旨在构建一个融合共享创新的平台,从而实现多方位、多级别、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泛在电力物联网将电力用户及其设备、电网企业及其设备、发电企业及其设备、供应商及其设备、电力客户及其设备,以及人和物连接起来,产生共享数据,这些数据成为供电企业的重要数据资产,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发挥数据的最大效用,为用户、电网、发电、供应商和政府社会服务。

2.2泛在电力物联网下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模型构建

泛在电力物联网要求要在供电公司内部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旨在消除数据重复录入,实现全电网拓扑实时准确,端到端业务流程在线闭环。在此背景下,供电公司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融合创新、数据共享的要求,因此,利用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构建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模型是当前供电企业实现多部门融合、多角色共享、多角度创新的必由之路。按照全寿命周期理论,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流程主要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数据信息统计阶段、战略数据分析阶段、数据价值应用阶段、数据资产价值评估阶段。

3基于泛在物联和信息生态的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方法研究

1)多目标联动,统计效率高效化。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数据资产管理,追求多目标联动和多级共享,实现多级数据互联互通。基于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从系统整体层面的目标出发,若想提升模型中信息传播者在各个节点的数据资产流转效率,需要在数据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融合以“消费者目标为中心”的工作思想,数据统计实施过程中以“多部门目标归一化”为中心,突破原有单一目标的统计,促进多角色的多目标联动,编制多目标统计工作方案,构建“多目标融合、多角色参与”的多方共赢机制,分解目标,细化组织方案,序化方案实施顺序,落实责任,明确时限。

2)多部门协同,数据统计快捷化

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发挥共享作用的同时,能够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合理化互通,公司内部运维检修部、发展建设部、营销部、财务部以及电力控制调度中心职能专业化、责任明晰化,分工的同时整合内部各部门自身优势。数据信息组织者应针对消费者的实际数据需求,制定出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指导公司级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构建严格专业的数据统计指标,充分计及各个指标实现统计的可行性以及影响因素,细化数据统计流程至其他各个角色,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与任务,加强上下级衔接秩序,实现层次化与整体化相结合。

3)多格式融合,统计结果有序化。

数据信息组织者为了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应及时采取“追根溯源、指标序化”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源头的数据追踪其根源诸如GPS定位数据、设备传感器数据等,设置统一的PMS表格形式,要求生产者依据其规定的具体格式、消费者的实际数据消费需求完成信息的统计,实时更新配电网GIS系统数据,进而实现数据统计的动态管控。

4)多渠道采集,统计方式多样化。供电企业数据信息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数据的来源,因此生产者应格外注重对数据源头的把控,采取人工与终端传感器相结合的数据统计方式,拓展数据统计渠道,丰富公司数据仓库中数据的种类。由于原始的人工手动输入的数据统计方式效率极低,极大的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及实用性,因此生产者对数据的处理应采取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SCADA、PMS、智能公变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用电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等专业化平台的优势,运检部的设备数据、营销部的电费电表数据、电力调度中心的负荷数据采取传感器上传方式,发展建设部的规划数据与施工数据采取人工与自动上传结合。

4结语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数据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也是保障公司获利与发展的根本性资源。笔者基于信息生态的核心思想,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创新理念入手,结合数据资产管理流程,提出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生态化管理的模型,并将其贯穿应用于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流程的各个阶段当中,为深入分析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涵盖的各个维度对其价值构成的贡献度提供了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灿.基于LCC成本输变电工程方案比选模型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4,(19):107-108.

[2]李观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输变电设备投资中的应用[J].云南电业,2012,(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