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2
/ 3

探析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

陈楠 孙文萱 指导老师: 辛莹莹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6例,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心脏功能指数和生活质量分数。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左室末端舒张直径(lvedd)和左室顶出部分(FEV)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活满意度、认知功能和生理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非侵入性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应用

引言

重症左心衰竭指的是心脏病引发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导致心力衰竭的病症,患者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心悸、疲倦、乏力、气促等不适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多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病况。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但治疗期间患者依从性较差,容易影响治疗效果。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但单独应用效果不好。非侵入式风扇不使用人工通风渠道,而是通过面膜或鼻膜等无痛方式为病人提供氧气支持,这可以大大改善缺氧和呼吸衰竭现象。但是,非侵入性机械通气往往伴有口干、面部不适等症状,影响患者的通气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通气耐受性及配合度,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6例,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上心力衰竭症状的诊断标准;(2)依从性高;(3)临床资料完整;(4)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2)存在严重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3)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女28例,男20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57.5±1.6)岁;病程2~8年,平均(5.0±1.0)年。试验组女27例,男21例;年龄41~75岁,平均(58.0±1.2)岁;病程1~8年,平均(4.5±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1)急救护理:首先是监测病情,ICU心力衰竭患者通常病情比较严重,救治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评估病情,密切地监测其脉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及肤色等变化,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反馈给主治医师,协助应对处理。然后是开通静脉通路,以便补液给药,注意严格控制好输液速度在20~30滴/分,以及控制24h的输液量低于1500mL,避免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使其病情加重。再者氧疗,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SpO2进行密切的监测,维持95%~98%,若发现低氧血症现象,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或导管吸氧方式以3~4L/min氧气流量吸氧进行纠正缺氧症状,以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保护好患者的心功能。若SpO2低于94%,应立即反馈给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最后卧床休养,护理人员应维持病房的整洁安静,为患者提供轻柔的被子、宽松的衣着,以防憋闷感;指导协助采取舒适体位,并为其臀、肩、膝部位垫软垫,减少受压力;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协助其端坐起来,使横膈下移,改善肺活量。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充分地掌握抗心力衰竭药的用法、准备急救药物、掌握药物适应证等。(2)一般护理: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为保证休息质量,避免家属频探望;监督患者科学饮食以及遵医嘱用药。(3)心电监护护理:对患者进行24h心电监护,同时予以吸氧处理,并密切观察心率、心电图变化。(3)血压监护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同时观察面色、体温变化,以便需要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针对性医护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专科医护工作人员,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经讨论明确护理内容,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落实护理工作岗位责任制。(2)治疗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维持患者头部微后仰以及头、肩水平位,于受压身体部位垫软垫预防压疮;做好室内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干净、安静、明亮;辅助患者清洁身体,痰液较多者应加强吸痰护理,指导患者饮水,促进痰液排出。(3)情绪干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负面情绪。护士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告知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的进展情况,以稳定情绪。(四)护理体育活动。帮助病人做小的肢体活动,包括四肢伸展、按摩等,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5)生命体征监测。注意所有生命迹象。在窒息、血压下降等疾病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及时进行侵入性机械通气。(6)风扇无创干预:模式为S / t,到期压力为4 ~ 8 cmH2O,吸气压力最初为8 ~ 10 cmH2O,逐渐调整为12 ~ 24 cmH2O,使动脉供氧饱和度(SaO2)大于90%,呼吸频率保持在12次/ min,通气时间为3小时/时间,6 ~20H。根据病人情况调整辅助时间,直到机器取出;连续观察两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呼吸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研究对象使用SPSS22.0收集的数据,表示为(61de80e267fe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并使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意义的偏差。

2结果

2.1两组呼吸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呼吸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61de80e267fe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d

组别

n

呼吸治疗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

48

12.8±3.2

20.5±4.9

试验组

48

6.5±1.0

12.4±3.1

t

10.063

10.081

p

<0.05

<0.05


2.2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LVEDd、LVEF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61de80e267fe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例数

LVEDd(mm)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8

56.8±4.0

48.3±3.0

43.5±6.0

49.2±4.7

试验组

48

56.0±3.4

40.2±2.4

44.0±6.1

57.3±5.8

t值

1.008

10.084

1.15

10.08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活满意度、认知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61de80e267fee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生活满意度

认知功能

生理功能

对照组

48

67.8±8.5

69.2±8.4

70.5±10.4

70.5±9.6

71.6±9.7

试验组

48

85.6±7.4

84.3±7.3

85.8±10.6

84.2±6.9

86.8±10.6

t

10.063

10.081

10.081

10.081

10.08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当患者出现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会造成肺淤血、肺水肿、低氧血症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力衰竭多为心排量快速下降,致使患者左心室舒张压过高,进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目前,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包括强心、利尿剂、扩张血管、吸氧等,对于病情较轻的心力衰竭患者或慢性患者疗效较显著,但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不理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尽快纠正患者急性水肿状态,但临床对于何时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

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人机同步性、患者依从性、神情安静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中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常伴有恐惧、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表现,影响呼吸机同步通气治疗,引发人机对抗情况,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治疗而导致治疗失败。吗啡作为通气治疗中的常用镇静药物,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躁动情绪,促使患者配合治疗。

分析后可知,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导致患者难以达到人机同步效果是引起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联合吗啡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不安情绪,提高其机械通气耐受度,改善人机对抗,有益于控制呼吸频率、松弛气道,提高通气效果,促进血气指标水平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可尽早对患者进行呼吸干预,且能更好的扭转患者急性水肿状态,避免造成恶性循环,保证患者正常呼吸,改善血气指标。此外,观察组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开展无创正压通气,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无创呼吸机能帮助患者减轻呼吸肌负担,降低患者耗氧量,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肺泡与肺间质渗出,避免过氧导致通气与血流比失衡,通过对患者采取高浓度供氧后,可提升患者动脉血气中氧分压(PaO2),扭转酸中毒,可有效降低患者回心血量,缓解患者负荷,提升患者胸腔内压,降低心脏后负荷。但由于患者在发病时对无创呼吸机耐受性较差,造成极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完成率较低,但随着医护人员的技术不断提升及器械的完善,早期无创正压的完成率会得到不断提高。

无创呼吸机通气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现临床多使用正压通气,其可通过双水平通道提供较高的吸气压来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吸气肌负荷,减少呼吸肌的耗氧量,且具有无创伤性、便捷的优势。

分析原因为,针对性护理组建针对性护理小组,可提高临床护理的专业性及有效性;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介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性及治疗优势,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护理,依据脸型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定时检查、放松固定带,可放松受压皮肤,减少鼻面部损伤;受压部位涂抹凡士林,定时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能提高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舒适性,从而提高耐受性;通过按摩足三里、中脘穴和内关穴,可发挥舒肝和胃、宁心安神、通利大便、健脾和胃的作用,从而减少便秘、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心衰的主要方法。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通过制定和落实科学、有效、有序的护理措施,稳定患者的生理、心理,提高其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满足了重症心衰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需求,改善了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红兰.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8(20):3046-3047+3068.

[2]崔云峰.心力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系统化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5(10):198-199.

[3]朱苗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呼吸衰竭疗效及护理配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5(08):219-221.

[4]党梦楚.针对性护理程序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9,36(14):2265-2267.

[5]杨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预见性护理配合效果[J].医疗装备,2019,33(14):166-167.

[6]蒋薇,代芬,钱灵赢,王晓丽,黄岚.心力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3(03):421-423.

[7]杨洁.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J].智慧健康,2019,6(08):169-170.

[8]王婷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