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2

评价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

赵霞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常规组46例应用克罗米芬,研究组46例应用来曲唑。观察对比分析两组促排卵效果。结果:研究组排卵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成熟卵泡个数、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直径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克罗米芬,来曲唑促排卵效果更佳,可将之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治疗首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芬;来曲唑;促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的发病风险高,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多因环境及精神因素导致机体代谢失衡,并诱发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高、无排卵,导致不孕不育、生理周期紊乱、痤疮、闭经、肥胖、多毛、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有必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排卵,达到成功妊娠目的。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疗效好、无创、应用方便等优势,逐步替代手术并成为首选疗法,比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本研究为了探索各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9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了来曲唑与克罗米芬的应用疗效,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9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自愿原则,结合同意知情要求,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年龄22-36岁,均龄(28.6±3.2)岁;不孕时间6-34个月,平均(20.2±4.3)个月。常规组年龄21-36岁,均龄(28.3±3.3)岁;不孕时间6-36个月,平均(20.8±4.4)个月。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P>0.05。

1.2方法

常规组46例应用克罗米芬治疗,在患者生理周期的第5d指导口服克罗米芬,每次50mg,每日1次,连续用药5d。研究组46例应用来曲唑治疗,在患者生理周期的第5d指导口服来曲唑,每次2.5mg,每次1次,连续用药5d。完成药物治疗后利用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若发现有卵泡直径超过18mm,则给予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IU注射,促使其排卵,同时在完成注射后24h内指导夫妻同房。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月经期第10d,观察统计两组排卵率;检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个数、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直径。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计量数据,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个数、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直径,均以(x±s)形式描述,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排卵率,以%(率)形式表述;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排卵率

研究组排卵率69.57%(32/46),高于常规组52.17%(24/46),二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子宫内膜厚度与促排卵情况

研究组子宫内膜更厚,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成熟卵泡个数、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直径无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子宫内膜厚度与促排卵对比

小组

病例数

子宫内膜厚度(mm)

成熟卵泡个数(个)

卵泡成熟时间(d)

成熟卵泡直径(mm)

研究组

46

9.8±1.9

1.9±0.3

14.5±1.7

22.4±3.7

常规组

46

7.5±1.3

2.1±0.5

14.1±1.8

23.7±3.6

t

-

6.355

0.675

0.750

0.064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克罗米芬刺激排卵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具有弱雌激素活性,也具有抗雌激素活性,能够结合丘脑雌激素受体,改善内源性雌激素表达水平,进而提升促性腺释放素,诱导卵泡成熟。卵泡成熟之后,便会不断提高雌激素水平,进一步释放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以此提高排卵率,达到促排卵目的[2,3]。由人工合成的来曲唑是一种苄三唑类衍生物,能够抑制芳香化酶,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减低雌激素水平,降低性腺轴负反馈,释放内源性促性腺激素,从而实现促卵泡成熟,其适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健全,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患者[4,5]。本研究对照结果,研究组排卵率69.57%,明显高于常规组52.17%(p<0.05),充分肯定了来曲唑的排卵效果,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常规组(p<0.05),可能与克罗米芬抗雌激素作用有关。两组成熟卵泡个数、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直径无差异(p>0.05),提示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均能够促使卵泡发育成熟。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来曲唑治疗的促排卵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陈东思, 刘建新.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 051(006):750-752.

[2]王仕丽, 陈涛, 刘跃辉,等.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 000(004):383-387.

[3]龚建华. 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 3(002):65,67.

[4]韦娟冰. 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19):1928-1930.

[1]陈媛媛, 卢占斌. 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16(1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