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0
/ 2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 VAS评分影响分析

王多勤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0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对象,时间段为2020年06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中医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评分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0.00%,二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VAS评分

临床上,带状疱疹比较常见,属于皮肤科。主要表现为在患者的身体一侧,沿着患者的神经长出大量的水疱或某一部位的淋巴结变得肿大,患者疼痛感强烈,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治疗[1]。这种病复发率极低。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发病时,疼痛感是存在差异的[2]。年龄越大,疼痛感是越强的,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疱疹愈合之后也会有疼痛感出现,这也是造成其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键原因。目前还未找到一种疗效俱佳的方式治疗该病。为此,选取我院2020年06月-2020年12月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06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3,年龄段为40岁至75岁,中间值为(47.16±2.67)岁,最短病程0.3个月至13个月,中间值为(7.45±1.78)个月;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2,年龄段为41岁至77岁,中间值为(48.98±2.91)岁,最短病程0.2个月至12个月,中间值为(6.78±1.56)个月;上述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和其家属都签字同意本次试验,我院相关科室批准并同意了本次试验。

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诊断患者[3]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西药治疗。维生素B12肌注500ug,口服消炎痛片25mg,口服维生素Bl 50mg。每日3次。

研究组进行中医针灸治疗:(1)让患者呈侧卧位,消毒处理要针灸的穴位,采用1.5寸的30号毫针;(2)对于不同病变位置的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针刺。腰腹背部的患者,主要针刺部位为三阴交、足三里、阿是穴等;胸肋背部患者,主要为阳陵泉、太冲等;(3)待实现有效针刺且捻转手法持续进行后﹐在阿是穴、夹脊穴上方点燃1.5cm的艾条。每两天进行一次针灸,30分钟一次,一个疗程为5天。

两组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总共10分,分数和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感消失为显效;疼痛感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疼痛感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用相对数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效果,使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评分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VAS

治疗后VAS

研究组

50

7.68±0.67

2.01±0.55

对照组

50

7.72±0.69

4.78±1.12

t值


0.294

15.698

P值


0.769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0.00%,二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常规组

50

34

6

10

40(80.00%)

研究组

50

42

6

2

48(96.00%)

X2

-

-

-

-

6.061

P

-

-

-

-

0.014

3.讨论

带状疱疹发病机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是后遗神经痛,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4]。临床上,一般的西医是进行抗病毒或止痛,然而效果有限。中医提出,治疗此病主要是改善患者经络不通、体内正气不足的症状,最好的方式就是针灸治疗[5]。本文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评分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0.00%,二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对患者进行针刺穴位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抵抗力,增加免疫力,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红刚.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大医生, 2019, 4(13):3.

[2]陈瑛.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评价[J]. 心理月刊, 2019, 000(011):P.166-166.

[3]李雪、朱培成、陈少飞、杨兴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31):2.

[4]杨恒、邹啸宇、周晓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及VAS评分观察[J]. 人人健康, 2020, 523(14):314-314.

[5]李锐.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