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一日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如何提高幼儿一日生活

李运红

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翠湖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0

摘要: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之中一天的全部生活经历,是幼儿自我充实、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历程,是幼儿个体在参与、体验、创造之中利用身边环境实现自我更新的基本历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背景下,教学观念也有了全面的提升,课堂已经不是幼儿纯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场地,更是幼儿学习日常生活点滴的重要场地。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幼儿在园期间一日生活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提高;幼儿;一日生活;方法;分析

前言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信息化已经全面灌输到不同行业之中,尤其是在幼儿生活之中,幼儿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学习,和电脑、网络、电视、智能手机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教育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生活的历程。对于幼儿教育来说,重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建立,优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帮助更多的幼儿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 幼儿入园的晨检接待

美好的一天从接待幼儿入园开始,在此期间,教育幼儿懂礼貌、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积极大胆的发言。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起,老师都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的示范作用,每天早上,面带笑容主动迎接每一个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蹲下来用好听的声音和他们问好,提醒幼儿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再见。有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爸爸妈妈说再见的幼儿,老师可以公开进行表扬,以此来给其他幼儿树立好的榜样[1]。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之下,幼儿也渐渐养成这样的一个好习惯,愉快入园,有礼貌的和老师问好、和家长告别。

在幼儿入园之前,老师需要很多的工作,比如:在幼儿入园之前,提前将活动室的门窗打开,通风通气,做好地面的清洁工作,保证空气清新,地面干净没有任何的垃圾,从而给幼儿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小朋友们在入园之前,园长以及老师在门口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主动迎接每一个幼儿和家长的到来,让幼儿小朋友们开心、安全的进班,从而给每一个幼儿制造一个家的感觉。

每天早上,要对幼儿进行例行检查,检查幼儿是否存在发烧的问题,观察幼儿的皮肤、精神状态,询问好幼儿的饮食、睡眠情况,同时,要对幼儿的书包以及随身衣物做好全面检查,防止携带危险的物品,以免误伤自己和同学。幼儿进班之后,老师还要提醒幼儿到教室里先去厕所,再喝水,之后开始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晨间活动。在活动室内,准备好相应的玩具、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玩具,参与不同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

早操前5分钟,老师要指导幼儿整理玩具、活动材料,做好参加早操的准备。顺便再次提醒幼儿下来之前先上厕所,同时检查幼儿衣服是否穿好、鞋带是否系好,一系列检查完毕之后,带领幼儿一起早操。

2.回归生活,游戏童年

在教育大纲之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者艺术活动的结果,从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的内容选择还是需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幼儿的思维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对于外界事物十分好奇,沉迷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对于课堂上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幼儿不能始终集中注意力,对此,老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游戏化、生活化,以游戏来进行教学,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帮助幼儿去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2]

比如:在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这一课的时候,在早操期间,老师和幼儿小朋友一起玩拍手跺脚的游戏,一会是“1”下,一会是“许多”下;在跳绳过程中,一会是“1”下,一会是“许多”下,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很快就可以记住关于“1和许多”的知识。

除此之外,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也是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比如:吃饼干,让幼儿观察从“大饼干”吃到“小饼干”的形状变化,幼儿小朋友会说:“圆圆的饼干被我吃成小船饼干了。”这时老师问一句:“小船是干什么用的呢?” 幼儿小朋友回答道:“我可以乘着小船去旅行,去捕鱼,捕鱼之后给爸爸妈妈吃。”也有的小朋友回答道:“我可以坐小船去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和爸爸妈妈一起逃离地球。”等等,诸如类似的话语,让幼儿小朋友们感受到自己吃的不是饼干,而是丰富的想象力。

3.促使一日生活的组织和实施更为自然

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和实施需要注重其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让生活更为自然,不是刻意的去模拟生活。老师可以考虑转变原本的将一日生活时间划分为零散的时间的方式,结合不同活动之间存在的联系,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有效的整合一日生活,让它成为“模块化”,进一步为幼儿提供充足、自由的活动时间[3]

首先,将幼儿先入园之后在活动的环节,整合成为一个灵活的时间模块——晨间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在入园之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模式那般按照老师的设定去活动。

其次,将如厕、喝水、吃饭等环节整合为一个时间模块,并和区域活动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分为三条时间线:集体教学——如厕、洗手、喝水——吃饭——活动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如厕、洗手、喝水、吃饭,集体教学——如厕、洗手、喝水——活动游戏——洗手、吃饭——活动游戏。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线。

再者,在吃饭过程中,老师也不再具体的划分餐前、餐中、餐后的时间线,而是将其归为一个整体,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进行。当然,午睡、零食环节的时间也可以模块化,尊重幼儿的生活节奏,在起床、吃零食过程中给予幼儿更为充足的时间。简而言之,一日活动计划应该是老师帮助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科学安排,而不是束缚幼儿必须要做什么,在此期间,老师结合幼儿的精神状态,把握不同活动之间存在的联系,保证一日生活的有序推进。老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调节相应的一日活动计划或者节奏,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

另外一方面,过渡的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更加灵活化。老师必须要转变过去的齐步走形式,采用更加灵活、自由的形式,让幼儿在不同活动之间完成自然的转化。灵活的把控过渡环节的时间,让时间安排更加合适,保证不同活动之间的连接更为顺畅化。除此之外,改变原本的过渡内容,适当的增加一些学习、活动的材料,丰富和充实幼儿的学习生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幼儿园老师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生活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精心的设计、合理的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减少活动过程中的无效环节和隐性浪费,从而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园之中,老师应该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之中,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积极主动的探索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幼儿自我生活的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莹蓉. 浅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J]. 家长, 2020, 000(004):P.151-152.

[2]周毛才让. 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000(012):P.126-126.

[3]杨艳琴. 儿歌在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优化作用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 578(0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