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思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思想分析

孔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德”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学术流派都有对“德”的独到见解和具体阐释,其中以儒家和道家最具代表性。

  1. 儒家的“德”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有很多关于“德”的论述。“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根据《论语》中的论述将孔子所提倡的“德”分为“仁德”和“政德”。“仁德”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首先,“仁德”以“爱人”为出发点,“爱人”是孔子“仁德”思想的基础。 “己於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爱人”可以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是君王对臣子的态度;也可以存在于同级别的人之间,比如同事、同学、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仁德”思想由孔子提出,并由后来的思想家所发扬继承。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提出:“天下兼相爱而治,交相恶则乱。”

除了“爱人”,孔子提出,“忠”也是“仁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忠”所关注的是臣民对于国君、下级对上级的态度,“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对待君主应该忠心耿耿,全心全意。同时,“忠”也是对待与自己地位平等的朋友、同事的态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值得孔子每天自我反省的道德准则之一。“仁德”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恕”,可以理解为同理心,宽容、体谅他人的态度,与“怨”相对。《论语》中既直接谈到“恕”的例子,比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推己及人、宽恕别人的准则;也有通过“怨”而说“恕”,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是倡导君子要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仁德”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孝”,意为对长辈的孝顺、孝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于君子来说,“孝”是“仁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想要拥有“仁德”先要学会“孝”。当然,孔子所谓的“孝”,不仅仅是“顺”,更重要的的“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孝”是外而“敬”是内,“孝”的真正内涵应该是“敬”。

除了“仁德”,孔子“德”思想的另一面是“政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者应先修己德,始终以道德准则匡正自身的政治行为,为臣民做表率。“为政以德”既是儒家所倡导的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又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简言之,“政德”思想的具体内涵包括了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和爱惜民众。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为政者自身品行端正,则不需要下达指令,民众也会自觉行动。反之,如果为政者的品行不能服众,则不管如何强制,民众也一定不能听从要求行事。因此,为政者应该严于律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群众树立榜样。“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以身作则不但应该严格自律,更应该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带动群众。“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孔子看来,民众的信任是一切政治事业的根基和土壤,“以信取民”比“以兵取民”或“以食取民”更为关键。《论语》中多次出现孔子论述“信”的内容,“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皆是在强调诚信对于为政者的重要性。除了诚实守信和以身作则,儒家传统政治理念还十分重视为政者对于民众的态度。“泛爱众,而亲仁”,爱惜人民大众是“政德”的基本要求,也与孔子的“仁德”思想相一致。在儒家看来,爱护、体恤民众,为民众谋福祉,改善民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爱人”不但是“仁德”,更是“政德”。

  1. 道家的“德”

“德”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德”和“道”一样,是道家文献中频繁提及的字眼。道家在汉代被称为“道德”家,《老子》一书也被称为《道德经》。但是道家或老子所谓的“德”又与儒家的“德”却又有很多的不同。如果说儒家所谈的“德”是对为政者个人提出的行为准则和政治理念,那么道家的“德”则更多的表示人们应该不断追寻的一种自然常态。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儒家所说的“仁”、“义”、“礼”在老子看来其实是人们获得“道”或“德”的障碍,是与“道德”相左的存在。道家认为,“德”和“道”紧密相关,若想得到“德”,应该先有“道”,“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德”,而“德”是因为“道”的驻留,因此,“德”即是“得”,是“道”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道”给予个体的内在品行。老子认为,“德”并不由人主观创设,也不由人所独有,更不由人所掌控,“德”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属性。“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生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此可知,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因“道”和“德”而存在,也是依靠“道”和“德”而“生育”“成熟”。反之,如若没有“德”和“道”,那么人也将不能存在。因此,人应该“尊道而贵德”。

和儒家学派一样,道家也重视“修身”的作用,但途径却不一样。儒家强调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即“修身”,自觉地践行“前文提到的如“仁”、“忠”、“恕”、“孝”等基本准则,从而无限接近以致将最终实现“德”;道家则更侧重于通过对“道”的回归而实现“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果说学习是日渐积累的过程,那么学道则是不断丢弃的过程,前者是“加法”,后者是“减法”,减去的是与“道”和“德”不相容的东西,比如贪婪之心,自私之心,虚伪之心等等。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阻碍,使人无法接近“道”,也就无法实现“德”。减去这些阻障,“损之又损”,人就更可能实现“德”。

道家也有关于“政德”思想的论述,其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无为而治”并不是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听之任之,而是强调为政者应该顺其自然,不妄作为,不乱干预。“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家认为,人们常说的“智治”可能会变成阻碍国家前进的绊脚石;而只有放弃这种想法,减少为政者的主观干涉,以真诚质朴的态度去面对民众,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充分发挥民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家才能兴盛发展。其次,道家所谓“政德”的另一个方面是“俭”,崇俭抑奢是为政者应具备的重要品格。相对于普通民众,为政者手握较多的权力和公共财富,如果不能自觉做到勤俭持家、勤俭持国,则极易因贪念和私欲而伤害人民的权益,阻碍国家的发展。同时,为政者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形象有助于为民众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也有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道家“政德”思想还格外重视“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