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同期线损异常分析与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台区同期 线损异常分析与治理

魏娅 廖耀华 李金成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线损管理是“降成本与优质量”的重要途径,台区同期线损是线损管理的基础,加强台区线损异常处理、线损计算率提升及高损降损治理,深挖节能降耗潜力,全面排查基础档案、抄表收费、业扩报装、计量运维等问题,提升配网运行水平和综合经营效益。随着智能电表的全面覆盖和计量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线损实时计算得到解决,“同期线损”也随之产生。台区同期线损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加强管理线损精益管理,实现了线损“自动计算、常态分析、精准处置、闭环管控”。本文通过对当前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现状和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给出治理办法。

关键词:同期线损;台区线损;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治理方法

1术语定义

同期线损:本文中同期线损特指通过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系统统计的,以计量系统冻结电量计算的管理线损指标。

2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

1.1档案异常:档案错误会导致台区线损计算失真,常见档案异常有户变关系错误、台区总表/低压户表互感器变比错误、采集终端档案错误、台区线损档案未维护。

1.2计量失准异常:计量装置失准导致电量会直接导致线损率异常,常见有计量接线错误、计量装置故障、互感器分流、计量装置未过台区总表。

1.3漏、窃电导致台区线损异常。

1.4设备运行异常导致线损异常。

3台区线损异常治理

1.1基础档案核查

现场应从线-变-户关系排查、电流互感器变比核查、终端档案排查、黑户排查等几方面开展,着重于线-变-户关系排查与电流互感器变比核查。

(1)站-线-变-户关系排查:站-线-变-户关系排查主要分架空线路供电和电缆线路供电两种方式。

1)架空线路:打印单线图,沿架空线路及电杆分布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的重点为相邻、新增、用电负荷拆分的线路(台区),线损率出现一条(台)偏高,一条(台)偏低的情况时。使用排查情况与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用户明细进行对比,筛选出线-变-户关系错误用户。在排查过程中可同步完成表号、树障、运行情况等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电缆线路:电缆线路由于敷设于地下,需借助仪器或准确度较高的电缆线路图。排查的重点为相邻、新增、用电负荷拆分的线路(台区),线损率出现一条(台)偏高,一条(台)偏低的情况时。使用排查情况与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用户明细进行对比,筛选出线-变-户关系错误用户。

(2)电流互感器变比核查

1)钳表测量:现场采用钳表分别测量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侧电流,计算实际变比(一般测量多次后取均值),其后与铭牌上标注的额定变比及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的档案变比进行对比,若发现不一致时,应以现场实际变比为准,现场记录电流互感器参数信息以备整改。

2)高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测量:现场采用高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测量实际变比。

(3)终端档案排查:现场核查采集终端资产编号与营销管理系统、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是否一致,采集终端IP地址、端口、规约等参数信息是否正确,接着查看信号有无、485接线是否正确连接、通信模块运行是否正常、SIM卡运行情况等,若发现不一致则现场进行记录以备整改。

  1. 黑户排查:主要排查线路(台区)中是否接入系统外的电能表,排查的重点为高损台区。

1.2计量失准核查

现场要对线路(台区)计量装置开展错误接线排查、超差校验等。

(1)错误接线排查:主要排查失压、欠压、失流、分流、反极性、相位角异常等接线错误问题。查询路径同期线损分析系统:应用→线路(台区)线损在线监测→线路(台区)跟踪→线损曲线、计量采集情况、异常频率分析、抄表信息,点击计量采集情况可查看变压器负载率、电流电压曲线和相位角曲线。

1)失压:出现某一相或者多相电压显示为0,首先通过系统查看电流电压曲线,锁定目标后再至现场进行核查。

2)欠压:三线电压在一天内有一相日电压小于正常电压的93%(200V以下),并且出现次数大于等于10次,通过系统查看后再至现场核查。

  1. 失流:三相电流在一天内有一项日电流小于0.01A且大于0A,频率10次以上,可识别为失流异常,通过系统查看后再至现场核查。

  2. 反极性:通常表现为台区考核表一天中的电流<0 或电压<0的情况出现10次以上,且台区反供电量为0,可识别为反极性,通过系统查看后再至现场核查。

  3. 相位角异常:首先通过六角图进行分析,台区线损率大于11%或者台区线损率小于0的台区,对台区考核户相位六角图进行分析,三相四线:Ia与Ic、Ia与Ib、Ib与Ic或者Ua与Uc、Ua与Ub、Ub与Uc的夹角为120±5为正常,超出范围50次及以上异常,Ua与Ia、Ub与Ib、Uc与Ic的夹角小于60为正常,超出范围50次及以上异常;三相三线:Ia与Uab的夹角为30±5、Ic与Uab的夹角为120±5、Ia与Ic的夹角为150±5或者Ua与Uc、Ua与Ub、Ub与Uc的夹角为120±5为正常,超出范围50次及以上异常,Ua与Ia、Ub与Ib、Uc与Ic的夹角小于60为正常,超出范围50次及以上异常。

  4. 互感器计量回路被分流:互感器计量回路被分流通常表现为显示屏电流表与计量共用一个互感器,计量与显示屏电流表测量回路从互感器并联接出导致两个回路均被分流,台区日线损为较大负线损,处理方法是将显示屏电流表测量回路夹除或上报停电计划将计量、测量回路分开单独安装电流互感器。

  5. 超差校验:用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校验电能表误差情况,使用测量出来的误差(宜多测几次)与准确度级进行比较,若出现超差问题则进行记录以备整改。

1.3漏、窃电排查

  1. 漏电排查:查看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分段电流变化情况(夜间电流是否明显下降),锁定怀疑对象,再到现场进行核查。排查重点是核实电容器是否损坏漏电(电容器发烫、变形)、接地漏电(主要表现0.4kV接地线带电压),主要排查方向为高损台区。核查路径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管理→抄表数据查询→负荷查询,可按时间段查询该台变压器的电流变化情况。

  2. 窃电排查:开展窃电排查应检查计量装置外观、封印是否完好,安装接线是否正确,确定初步目标,排查方向为售电量平稳且线损率波动的线路(台区),重点排查季节性用电、表箱无封印、电量突变、绕越电表回路客户。

1.4设备运行排查

现场应从无功补偿装置是否合理投切、三相不平衡情况、变压器负载情况、运行电压等方面进行排查。

(1)无功补偿装置是否合理投切:一般先查看功率因素运行情况,其次检查是否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再次查看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大小和投切方式,最后现场测量功率因素变化情况,判断是否过补偿,无功补偿装置是否应该投切。

1)补偿不足或过盛:首先查看补偿装置运行情况,其次分析运行功率因素

2)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现场查看现场有无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3)容量不匹配:现场查看补偿装置容量大小和变压器容量大小是否匹配(补偿装置容量与变压器容量比值一般不得小于30%)

(2)三相不平衡情况:当天线损值大于11%或者台区线损率小于-2%的台区。1)当天台区分相电流任一相最大值大于:台区容量*0.8/(1.732*0.38),或者台区负载率大于50%;2)当天三相不平衡率大于50%,且最近7天中有4天三相不平衡率大于50%的台区.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识别为三相不平衡可识别为三相不平衡率异常,通过系统分析后再至现场进行核查。

(3)变压器负载情况:对抄表率为100%且线损率异常线路(台区)进行负载分析,一天中变压器平均负载大于80%可认为重载或超载,先在系统查询相关数据资料,锁定对象后现场加以核实。

(4)运行电压:首先现场查看电能表或者终端表屏显示电压,接着使用测量仪表测试实测二次电压线进线侧电压情况,若出现不一致,则可能是计量装置电压线圈烧坏,需对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处理。

结束语

在台区线损管理过程中,以健全精益化管理为出发点,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撑,坚持统一规划,分工协作,使用好采集系统对现场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科学指导供电所管理和技术降损,将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支立伟,,苏建平,孙立元,等.10kV及以下同期管理线损网格责任人业务手册.

[2]杨学瑞,查海燕,苏建平,孙立元,等.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手册.

[3]冯炼,周华,孙桂付.浅析台区同期线损管理[J].农电管理,2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