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如何做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张世荣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城关第三小学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立足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它已成为小学阶段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面向小学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以积极、特色的课程内容为前提,那么,做好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实属必要,学校与教师须抓住本校教育特色和本地特色资源,从不同层面开发校本课程,并组织有效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我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很显然,过去单一化的知识教育与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有一定的落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实属必然。开发利用活动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各种特色资源为抓手,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范围与内容范围,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明确课程目标,分析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取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从整体的角度客观认识自然、社会与自身的内在联系,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与技能,激发对自然的关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并能发展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生活经验[1]。这些目标涵盖的范围比较全面,那么相应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深度。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须从其根本目的出发,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础,重视本地的各项有效资源,挖掘当地特色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文化资源,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体现活动开展的广度与深度,最大化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目标。

二、规划课程内容,建立课程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应做好科学规划,课程规划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规划活动领域;二是规划活动主题。课程规划须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目标和课程资源,突出本地特色资源和学校办学特色,考虑学校内部资源、周围环境资源及相关联的学科资源,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知识能力水平。那么,教师要客观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社会发展需求,明确课程目标,基于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劳动技术、社区实践与社会服务等常规领域设计主题活动,同时可适当拓展领域范围,设计特色化的主题实践活动[2]。课程规划应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使其在适宜的课程资源和实践活动中有所获得,构建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广泛开发课程,突显学校特色

小学阶段设置的各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这些学科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挖掘学校特色资源,由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完成主题选择、方案设计、实践参与及展示评价等环节。具体来讲,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目的,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基础课程开展活动,做好各个学科的同步管理,在相应主题下合理挖掘学科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锻炼相关技能,有计划的完成实践任务。例如,在“文化传承”主题活动中,语文学科挖掘教材中有关文化传承的资源,在课堂上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感知文化价值,明确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美术教师则组织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本地文化资源。这项主题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本地文化资源的调查,了解本地文化资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如此学生通过实践来了解社会,拓展视野,激发其个人潜在的积极态度和意识。

四、重视实践开展,深化活动效果

课程资源开发是为了实践活动而服务,学校必须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课程资源充分运用,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各方面素养[3]。例如,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和社会实际需求,在“健康与安全”主题下开展“交通安全与我同行”“绿色食品与我们的健康”等实践体验活动,在同一活动主题下,各个班级自行组织实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活动方案。在“交通安全与我同行”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向学生讲授交通规则,提高其规则意识;中高段学生可进入交警大队,来到十字路口等了解真实的交通安全信息,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到现场的实践能获得更真切的体验,深化活动的效果;最后将实践收获以书面形式展示,如将搜集的知识与交通安全措施制作成调查报告或是手抄报,先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再进行全校范围的展示评比,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范围,提升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实践-体验-总结等系列程序,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经验,促进知识的吸收,从而增强本学科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课程开发须聚焦学校教育特色及地方自然、文化、社区资源,将学习场所拓展到社区、社会、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其综合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备注:本文为三明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020年度专项课题《校本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ZXKTM-2036。


参考文献

[1]潘霞云.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J].天津教育,2020(11):135-136.

[2]李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策略[J].考试周刊,2019(72):16-17.

[3]龙丽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