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丰碑,巾帼壮歌——英勇的红西路军女战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祁连丰碑,巾帼壮歌——英勇的红西路军女战士

邓宏斌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张掖行政学院) 734000


参加长征的女战士共有两千多人,一方面军有三十多人、二方面军有十六人、红二十五军有七人、四方面军最多,有人说有一千八百多人。这其中除了赫赫有名的妇女团,还有红军总医院、红军被服厂、红军兵工厂也有不少女战士,不要以为红军女战士都来自于农村的锅台,像一方面军的蔡畅、刘英、李伯钊还有四方面军的张琴秋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大学生。为了寻找中国的未来,她们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连他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坎坷征程。上千名女战士成武装建制的跋涉万里长征,在妇女史上是空前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场斗争能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样为被压迫的女性提供了如此广阔的解放舞台。

一、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历史渊源

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前身,是1933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县组建的妇女独立营。是当时为加强后方防卫,便于主力集中,粉碎川军田颂尧之三路围攻而成立的。全营辖三个连,共有400余人。陶万荣(现名苏凤)任营长,曾广澜任教导员,秦基伟任军事教官。该营主要任务是警戒运输、通讯联络、看押俘虏、剿匪参战。

1935年2月,州陕苏区的大批女工作人员,撤到广元旺苍地区。她们中大多数被集中起来,继妇女独立第一团之后,组建了妇女独立第二团,直属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第一团为总部机动团,战斗力较强。该团曾随中路纵队红三十军及九军一部配合作战,在守剑阁、阻敌增援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妇女独立团随军南下,几经转战,伤亡甚大,人员锐减。

二、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形成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红四方面军对妇女武装重新进行整编,将全军体质合格的1000余名女同志组成妇女抗日先锋团,这些女战士象男同志一样,留短发,打绑腿,人均一枪,并配发几颗手榴弹。该团三个营、九个连。政委吴富莲,团长王泉嫒、副团长兼特派员曾广澜、参谋长彭玉茹、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秘书李开芬、宣传于事赵应兰、政治干事张怀碧、一营长马金莲、二营长何福祥、三营长李桂英。

  1. 红军女战士的漫漫西征路

(一)妇女团的日常工作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奉命西渡黄河,随后组成红西路军。自此,妇女团做为红西路军总部直属的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部队,踏上了艰苦的西征历程。

11月18日,妇女团随总部进驻永昌县城。21日,妇女部随总部直属队,进驻山丹城内,12月上旬,敌集结五个骑兵旅,四个步兵团,在七个民团的配合下,围攻永昌城。妇女团与兄弟部队一起据城抗击,表现十分顽强。与此同时,她们还担负永昌县城内的群众工作和支前活动,配合总政治部建立永昌苏维埃政权。

12月24日,敌集结三个旅的兵力向山丹攻,在追击溃逃之敌中,妇女团与医院等部组成突击队追杀城外。不料马敌调转马头,杀了个“回马枪”,致使妇女团遭到很大的损失。在妇女团女战士英勇奋战的影响下,山丹妇女积极行动起来,为部队精心料理伤病员,为红军赶制衣服、鞋袜,有的还参加了红军。

12月下旬,西路军撤离水昌、山丹,因环境残酷、战事频,已不足千人的妇女团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军。一营由王泉媛、彭玉茹率领随总部行动;二营由华全双率领随九軍行动;三营由吴富莲、曾广率领,随三十军及五军行动。

(二)临泽、高台战役中的妇女团

12月30日,妇女团大部集结随红五军及总部一部进驻临泽城。随之,妇女团三营一部随红五军三十九团、四十五团、总部特务团之四个连、骑兵团之两个连共2800余人向高台进发。

在固守高台的战斗中,妇女团三营的战士英勇顽强,她们为了节约弹药,用砖石、瓦块和盛有石灰沙土的瓷罐向爬上城墙的敌人砸去。夜间,女战士们又用泥土袋填补城墙的缺口,再用水浇在上面,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冰冻土防线”。元月20日,马敌在强大的炮火配合下,全力向高台城猛攻,当冲进城的敌人疯狂地追捕女战士时,顽强不屈的女战士有的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撞墙牺牲。这场血战,除少数幸免外,大部阵亡。

1937年元月中旬,临泽被马敌重重包围,妇女团大部参战,在弹药奇快的情况下,她们用石头、瓦块打击敌人。在连续三天三夜的战斗中,敌人攻势越加猛烈,临泽县城城墙一次次被敌人炮火轰开缺口,敌人藉以云梯和吊绳强登城头,多被女战士们奋力推到城下,并与冲上来的敌人进行激烈的肉搏战红军在高台失利后,马敌倾全力向临泽围攻。值此,总部急令临泽驻军“等机突围”。当晚,除留下两个班的兵力率制敌人外,妇女团的战土们奋力砍杀,突出重围,天明之际已到达总部所在地倪家营子与三十军会合。当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又将分散的各军妇女团的战士重新集中起来,以利配合主力军作战。

(三)倪家营子大血战

1月28日,红西路军刚刚返抵倪家营子,敌骑便尾追而来。翌日,马改兵分三路,围困倪家营子。妇女团的战士们担负起守围子、抬伤员、筑鹿砦、运弹药、挖冰取水、打粮觅食的繁重工作。

1937年2月28日,红西路车由倪家营子再次突围,转至沙河镇一带。3月7日,在临泽西南之三道柳沟与敌恶战五日,于3月11日,经榆木山向梨园口方向撤退。在通往梨园口的大道上,黄土弥漫,寒风呼啸,妇女团的战士们扶着轻伤员,抬着重病号,随先头部队向南疾进。3月12日,担任后卫部队的红九军与妇女团二营抢占了西山制高点,与马敌展开激烈战斗。红军几经冲杀,折损约二个团的兵力。坚守在前沿阵地的妇女团二营一连连长吴国秀及40余名女战士大部牺牲。

四、妇女团的掩护和阻击

1937年3月13日,红西路军余部2000余人集中向石窝山抵进,马敌又以四个骑兵旅的兵力尾追而来,红西路军各部只能边打边构筑工事,拚死抵抗。就在战斗最为残酷的时刻,妇女团余部接替了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八团之防务,担负起掩护总部向石窝山撤退的任务。妇女团在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的指挥下,全体战士女扮男装,改用二六八团的番号,进入阻击敌人的阵地。

在敌人距前沿阵地十几米处,突然遭到女战士们的迎头痛击,马敌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榴弹、石头打得晕头转向,仓惶退回。马匪再一次攻击开始了,女战士们用枪托、大刀、匕首、剪刀、木棍、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几经肉搏,女战士们终因寡不敌众,大部牺性在敌人马刀之下。妇女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等30余名女战士被俘。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秘书李开芬失散后,也相继被捕。

五、突围

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余部集结石高山头,傍晚,陈昌浩主持召开了师以上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由李先念、程世オ率三十军余部千余人为左支队,向西行动;由王树声、朱良才率九军余部300多人为右支队,向东行动;另一支队由妇女总部特务团、医院、供给等单位的部分千部组成,由毕占云率领,随右支队行动。此时,妇女独立团已不足300人,经过整编由陶万荣任团长,赵明英任副团长,方振远任参谋长。

翌日天亮前,大部队已撤离石窝山。这时妇女团所在支队才选择了一条马敌防守不严的险道开始突围。大妇女团突围至康隆寺时,遭到了敌骑兵的反扑,在向牛毛山方向退却时,大部分被冲散,直到天黑时才甩掉敌人的追击。此时,妇女团只剩下几十个人了。饥饿和寒冷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女战士在一次燃火取暖时,被敌循烟觅迹而包,全部被捕。至此,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道失败。

六、妇女团血铸丰碑

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是我国红军史上一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斗力最强的妇女武装部队。她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国军战史和妇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