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林煤矿煤层开采必选论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枫香林煤矿煤层开采必选论证

种阳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枫香林煤矿煤层开采进行比选,以期对煤矿设计、管理专业同仁有所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煤层;开采;比选论证



1矿井概况及开拓开采情况

(1)矿井概况:45万吨生产矿井。低瓦斯矿井。

(2)开采设计: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水平上下山开采,全矿井划分为二个采区。首采一采区,接替二采区。首采14煤层。

(3)生产现状:二采区14煤已基本采空,现主要开采一采区14、15煤。

2煤层赋存情况

井田内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5层,即4、5、9、14、15煤层,分述如下:

4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煤层平均厚度1.76m,采用厚度1.55m。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

5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4号煤层平均9.98m,煤层平均厚度1.02m,采用厚度0.96m。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

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5号煤层平均12.68m,下距14号煤层平均38.06m。煤层平均厚度1.20m,采用厚度1.16m。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14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部,上距9号煤层平均38.06m,下距15号煤层平均12.14m。煤层平均厚度1.36m,采用厚度1.14m。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15号煤层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14号煤层平均12.14m,煤层平均厚度1.67m;采用厚度1.34m。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2-1 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

61cd1c1ac3aab_html_c22f3d1d49bd8890.png

3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

枫香林煤矿一采区14、15号煤层在鉴定范围内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即一采区14煤在拐点J1-J2-J3-8-9-J4圈定范围内+1105m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15煤在拐点G1-G2-G3-8-9-G4圈定范围内+1090m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4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4-1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61cd1c1ac3aab_html_5f6c9278b0a9b011.png

5煤层顶底板岩性情况

井田内含煤地层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层间夹软弱层,层状结构为主,强度变化大,总体上地层岩性较复杂,岩体中等完整,质量等级一般,风化或软弱夹层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故井田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三类层状岩类,矿井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6煤层水文地质情况

大部分煤层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110m标高以上。4、5、9、14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Ⅱ类Ⅱ型。15煤与底板茅口组之间隔水层平均距3.39m,由于底板茅口组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且具有较高水压,15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Ⅲ类Ⅲ型。

7开采层顺序比选论证

1)瓦斯灾害比较:

14、15煤经鉴定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14煤(压力0.5Mpa,含量5.4469m3/t)、15煤(压力0.25Mpa,含量3.5953m3/t)均小于9煤(压力0.5Mpa,含量8.9m3/t)。

故开采各煤层瓦斯灾害比较:9号>14号>15号。

2)水害危险性比较:

开采各煤层水害比较:15号>4号、5号>9号、14号。

3)顶底板稳定性比较:

除4煤顶底板稳定性差,5、9、14、15煤顶底板稳定性较好。

4)首采层可行性分析:

A.比值(K)判别法:

61cd1c1ac3aab_html_fc2362ee17a370ab.gif

式中:H——为上下煤层之间的垂距;M——为下部煤层的采高。

根据上行开采的生产实践研究证明,当比值K大于7.5(可行最低标准)时,一般先开采下部煤层不会影响在上部煤层中进行正常的回采与准备。开采14煤,采高1.6m,9与14煤平均层间距38.06m,K=23.8,开采15煤,采高1.7m,14与15煤平均层间距12.14,计算K=7.1小于7.5,开采14煤不会对上覆9煤造成影响,开采15煤会对上覆14煤造成影响。

B.“三带”判别法:

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各煤层开采后垮落带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61cd1c1ac3aab_html_9ec4337f6a5c375b.gif

式中:Hm—垮落带高度,m;M—煤层采厚,m;K—冒落岩石碎胀系数,一般取1.3;α—煤层倾角,矿井煤层平均倾角为6°;W—冒落过程中顶板的下沉值,按0.2倍采高估算。

导水裂缝带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61cd1c1ac3aab_html_26e22aa1ae737de.gif

式中:Hli—导水裂缝带高度,m;∑M—煤层累计采厚,矿井煤层为中厚煤层,可一次采全高,不分层开采,∑M即为煤层厚度,m。

计算得14煤开采后垮落带高度为4.44m,导水裂缝带高度为7.55m,均小于9与14煤平均层间距,开采14煤不会对上覆9煤造成影响;计算得回采15煤开采后垮落带高度为4.72m,导水裂缝带高度为7.49m,均小于14与15煤平均层间距,开采15煤不会对上覆14煤造成影响。

C.开采下部煤层对上部煤层影响的最小层间距: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开采下保护层的最小层间距可采用下式确定:

61cd1c1ac3aab_html_5017f59e9efa073e.gif

式中:H—允许采用的最小层间距,m;M—保护层的开采厚度,m;α—煤层倾角,(°);K—顶板管理系数。冒落法管理顶板时,K取10,充填法管理顶板时,K取6。

计算得开采14煤时,不破坏上部煤层的最小层间距为15.8m,小于9与14煤平均层间距,不破坏上覆9煤;开采15煤时,不破坏上部煤层的最小层间距为16.7m,大于14与15煤平均层间距,会破坏上覆14煤。

8比选结论

对矿可采煤层赋存、瓦斯灾害、水害、顶底板稳定性比较及首采层可行性分析、研判,开采14、15煤瓦斯灾害较低,但开采15煤会破坏上覆14煤,结合枫香林煤矿14煤成功开采经验。

开采方案:与初步设计煤层开采顺序一致,连续开采14煤作为首采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