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浅谈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林擎旻

广州市市政建造产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目前我国的项目工程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投资、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推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 控制 造价软件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中,从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合理地使用资源,把实际造价控制在预期的、合理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目前,由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不够完善,导致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故必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我国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正确决策是合理计划和控制工程成本的前提,而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计划又是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项目建设方案中的投资估算就是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而工程实践中往往把施工阶段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忽视了前期工作对工程成本的决定性意义。有专家估计,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前期费用虽然只占工程项目总投资的5%左右,但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高达85%以上。而现在很多单位为了赶时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还未进行,方案还未论证,甚至不做方案,就边设计,边报建,边施工,为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2)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工程造价。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巨大,控制效果明显。根据国际行业权威的数据分析,在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中,设计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3%~5%,但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过70%~80%。如果设计缺乏经济观念,思想保守,不考虑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就难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3)招投标阶段未全面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过去大多仍然采用定额计价模式。而现行定额水平及计价规则相对落后,跟不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不能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花费。

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方案(技术标)往往是被忽视的,投标单位找个范本改改抄抄,招标单位束之高阁。实际上,施工方案对于节约成本、降低报价的意义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基坑围护、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方面。

(4)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力。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避免工程造价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把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控制在限额以内,严格地监控。

(5)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审核不严。在结算的编审过程中由于编审人员所处的地位、立场和理解角度的不同,存在严重的多算或扯皮现象,影响了实际工程造价的确认。

2、推进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1)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应以投资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控制重点。在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及早介入,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出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之真正起到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作用,并且在对拟建项目做投资估算时,对该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向投资者提出该建设项目是否可行,避免盲目投资。

(2)增加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引进竞争机制,推行设计招标,开展设计方案竞赛。使设计单位对项目的有关规模、工艺流程、功能方案、建筑造型、投资控制作全面和周密的分析比较,再进行方案设计,提高图纸设计的质量与深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推行限额设计,在进行初步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以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为依据控制设计。施工图设计要以初步设计总概算为依据来控制设计。利用价值工程,如果建设单位就是项目未来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那么不仅要考虑造价控制,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有时限额设计就要让位于功能成本方面的考虑。

据了解,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位于会展一期的东面,会展二期大小、外形都与会展一期极为相似,延续一期的建筑风格。但是,会展二期并没有像会展一期那样是个全钢巨人,屋面改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加钢盖,比一期直接用钢材料节省了一半投资。与钢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只需要2~3千元,而且后者还无需后续周期保养,因此,会展二期工程造价能比会展一期更加节约和省事。

可以看出,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既保证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又重视经济合理性,达到了节省投资费用的目的。

(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竞争规则,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工程结算中扯皮与纠纷,也有利于招标人科学合理地控制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招标文件中可以提出在签订合同前中标单位与业主必须进行工程量复核,经上级造价管理部门审定后,以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的方式签订施工合同。这样既能避免工程量计算偏差风险,也可以减少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造价索赔,方便工程结算。

此外,还应该加强合同管理。因为公平合理的合同,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能够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合同的联系,从而保证了各自的利益与项目管理的成功联系在一起。

(4)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通过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投资目标的分解与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工程计量与价款结算,以及对工程变更和索赔的控制、投资偏差分析等方面实现对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

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爬升式脚手外架;剪力墙施工,采用爬升式大模板,这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不仅仅节约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塔吊台班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工效,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

要细化施工管理,控制预算外费用支出;要控制材料用量,做好对材料的管理、采购、监控和价格的预测,合理确定材料价格。要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返工。

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变动往往占整个工程造价的近10%,有时甚至更多。在施工过程中要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控制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做好技术经济分析,为工程竣工后的结算作好准备。

(5)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结算中工程量的审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在工程竣工结算中,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死不作调整。结算时,实际发生的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予增加调整。在工程量调整时的结算中,工程量清单的原有项目,应按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参照合同中类似的来进行变更,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项目,则按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结算。

(6)推广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提高工程造价专业队伍素质。

目前,工程造价软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地使用,大幅度地减轻广大造价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已完工程历史资料库,进行各种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有关的工作程序,为企业的科学管理与决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工程造价控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各环节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成本动因并研究如何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优化。建设单位要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工作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与设计、施工单位、供应商连结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设计、施工单位可以出谋划策,提出增加功能、降低成本的建议。同时建设单位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部分费用作为奖励措施,或者以实施建议后的效果大小作为今后合作的依据等方式来激励设计、施工单位。

4、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中,坚定不移地推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动态地、主动地去控制工程造价,将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之中,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同时,工程各方人员,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