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李斌

天津市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 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自媒体行业逐渐兴起,为我国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使得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加,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进行有力地竞争。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广播媒体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状况。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者,需要加大力度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完善改进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优化传统节目的优势,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互联网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进一步提高电视编辑对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重视程度,创新出符合市场发展的节目类型,能够更好的贴合广大观众的需求。同时,需要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有利于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进一步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针对广播电视编辑而言,需要在坚守传统媒体权威性的基础上,尊重市场与观众的喜好选择,不断的创新节目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并针对自身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进行探究分析,强化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帮助广播电视媒体加快实现行业的转型,使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观众群体提供服务,从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持续性稳定发展。

  1. 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1. 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

广播电视编辑者的主体意识即从自身的主观意识出发,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收获的相关经验和专业编辑的能力,由于编辑者主观意识的存在,才能够对多样化的信息内容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形成更加清晰直观的编辑思路,有利于保障节目制作与加工的价值,进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广播电视媒体与其编辑者的主体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会通过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编辑者的主体意识,比如价值观、工作内容、文化素养等,因此,编辑者的主体意识对广播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

  1. 广播电视编辑的受众意识

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的传播是针对广大的观众群体,所以广播电视编辑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受众意识,要坚持以群众的立场出发,深刻地分析并探究群众喜好的节目内容,创新出符合群众思想的电视节目,真正意义上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与此同时,在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下,需要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经济效益,使广播电视媒体能够以创新的核心目标发展,贴合群众生活,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受众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文化的良好发展。

二、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意义

广播电视节目在编辑过程中,需要编辑者具有专业的岗位能力,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意识,才能够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并正确引导广大观众群体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实现发展的目标。所以广播电视编辑者的主体意识以及受众意识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制作的过程,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背景下,使我国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影响,使得部分受众群体转移到新媒体中,而影响受众群体流失的关键因素就是广播电视媒体没有坚持以观众为核心,不能够有效的了解观众的实际需求,导致电视节目无法继续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所以广播电视编辑者要注重节目的受众意识和主体意识,合理的结合电视内容,为广大观众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帮助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发展[2]

三、提高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1. 坚守理性客观的原则,促进专业能力综合提升

作为广播电视编辑者要始终坚守理性客观的工作原则,为广大的观众群体制作出多样化的节目内容,帮助群众在生活中排忧解难。因此无论是新编辑还是老编辑,都要理性客观的进行搜集信息内容、完善信息的筛选过程以及节目内容的制作等,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辑者具有明确的自身优势,并提高节目信息内容的质量,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收看,扩大广播电视节目受众的范围,进而提高编辑者的受众意识,有利于促进编辑者专业能力的综合提升。同时,广播电视的编辑者在发掘出热点新闻后,应该及时的到达新闻现场,为广大观众群体提供最真实的信息,并为节目后期的制作过程提供详细的素材内容。在编辑节目内容的过程中,编辑者要保证内容的整体性以及真实性,不能随意添加主观的情绪想法。当节目播出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提高节目的收视效果,并引发群众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探究。广播电视编辑者可以通过丰富的渠道挖掘群众探究的方向,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在后期的节目中可以针对群众感兴趣的某一个话题进行互动,促进群众对节目的信任感,进一步提高节目的威信力。在整个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编辑者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从而使编辑者的专业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3]

  1. 塑造正确的节目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主体意识

广播电视编辑者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节目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主体意识。其中节目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两点优势:第一,突现节目的特点,使观众能够迅速记住节目;第二,给予广播电视编辑者明确的主体意识,创新编辑者的思维方式,扩展编辑者的创作空间,并对编辑者的行为尺度不进行过度的限制。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内容需要围绕价值观进行开展与制作,可以充分发挥编辑者的主观意识。不同的编辑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并在实际的创作中进行发挥与实践。在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电视节目的编辑者可以将自身的能力、想象力以及经验均实践在创作中,又利于强化编辑者的主体意识,促进编辑者制作的节目更具有多样化,提高节目的竞争力。

  1. 开展新老编辑岗位培训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中,发现部分节目缺少创新的内容。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电视编辑者长时间没有进行学习或培训,使得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能够有效进行实践;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中,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多样化形式,但是传统的广播电视编辑者学习的知识普遍单一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因此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部门,要积极的开展有关的培训活动,并要求新老编辑共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培训活动提高其编辑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并会熟悉地使用信息化技术,适应媒体市场的发展方向。利用这种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新老编辑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使其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发展下对编辑者能力的需求,促使编辑者能够创作出更加新颖的电视节目[4]

结语:

综合分析,在新媒体迅速地发展下,促进广播电视编辑者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以及受众意识,明确自身的编辑优势并有效的发挥在实践创作中,为群众创作出创新的节目内容,吸引更多的群众进行收看,使节目更具有影响力,从而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广播电视媒体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婧.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中国报业,2021(14):102-103.

[2]沙航.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1):149-151.

[3]谢承坤,尹飞.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析[J]. 环球首映,2021(6):130-131.

[4]任敬.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