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李翔

新泰市中医医院 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通过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45例)、治疗组(45例),常规组(常规疗法),阿司匹林组(常规疗法+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占97.8%显著较高于常规组73.3%,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除存在较少的出血事件外,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持续推广。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高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疗效: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45例)、治疗组(4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17例,年龄为68~90岁,平均年龄为(82.41±2.13)岁,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吸烟,心功能不全,分别占27例、28例、15例、24例、14例、17例。治疗组患者中男性占27例,女性占18例,年龄为67~89岁,平均年龄为(82.39±2.16)岁,疾病类型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吸烟,心功能不全,分别占26例、29例、14例、25例、13例、16例。排除标准:近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伴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房颤动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生产企业: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联合治疗,每日1次,每次100mg。并对两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二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脂正常、血压正常,心功能改善达到2级;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脂血压与治疗前也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程度为1级;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两组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脑梗死)、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无症状脑梗死。

1.4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22.0,计数n %表示,χ2检验,计量(61c56c1373749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占97.8%显著较高于常规组73.3%,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45

18(40.0)

15(33.3)

12(26.7)

33(73.3)

治疗组

45

35(77.8)

9(20.0)

1(2.2)

44(97.8)

x2





10.879

P





<0.05

2.2两组联合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事件、血栓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相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

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血栓事件发生率

出血事件发生率

常规组

45

15(33.3)

9(20.0)

9(20.0)

0(0.0)

治疗组

45

7(15.6)

5(11.1)

5(11.1)

3(6.7)

x2


3.850

3.125

3.125

1.379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药物,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环氧酶,而血小板环氧酶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关键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降低血管事件、血栓事件等的发生率,对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降低死亡发生率[1]

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疾病中其不良反应最为明显的则是出血问题,经研究表明,出血越多,则表示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被抵消[2]。本次研究中,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占97.8%显著较高于常规组73.3%,且治疗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通常而言,为了防止以上现象发生,可让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降低对胃肠道的损伤和出血现象。此外,由于出血现象较为频繁且复杂,而导致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跟患者自身的凝血机制、血小板数量有关,此外,肝肾功能减退、胃肠道黏膜防御作用降低、血管脆性增加等均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因素,为此,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可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3]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除存在较少的出血事件外,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持续推广。

参考文献:

[1]卞景慧 徐庆华 张小末.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79.

[2]赵海霞,梁玉环.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71-273.

[3]孔德强,魏向东,王建桥,等.丁苯酞联合双抗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5):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