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究

杨淑华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城东中学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环境下,教育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新的改变。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应用,让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优化,并且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与增强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本论文阐述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围绕课程建设以及开展角度入手,研究其应用的措施方法,希望可以为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素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不同,其具有特别强的实操性,由于该课程较为乏味无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引入具体项目,使得学生可以直接明确地感受到教学成果,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一、对项目化教学法的认识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法,简单来说,即为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让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挖掘并发挥学生个体的内在潜力,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实现极大强化。因为项目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特别明显的成效,因此在全球各国皆实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而我国也一样展开了积极主动的尝试与推广,将该方法运用到了计算机、机械制造等各个课程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将实际工作项目视作是探究对象来实施课程教学。一般来说,是当教师完成科学全面的讲解剖析,且作出了合理准确的演示实操的前提下,引领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项目展开探讨和学习,接着根据项目的配合完成状况,对教学目标有无实现预设效果进行评判。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对学生活动展开针对性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培养并强化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技能。

二、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中运用的突出优势

在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建立在对计算机的理解与运用这个基础上,以培养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目的,比如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等,实施研究学习。将人工智能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整个教育内容,强化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会使得教学针对性变得更显著,能够真正笼盖一些重要的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不但如此,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与强化。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之中,编写程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培育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上有着关键作用,而且它也属于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属于项目化教学优势突出的重要途径。其既能够使得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强化自身的独立探究本领,又能够对他们的思维进行训练增强,改进学习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观念。根据上面阐述,我们可以明显掌握该教学法的优势。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

1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项目需求

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展开,以学生周围的人物、事件为主要素材来进行问题的创设,而并非是依靠虚设情景来使学生参与其中展开虚假知识及时技巧方法的学习。采取该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论应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在设计真实问题情境时,并非一定要和学生现实生活保持完全一样,而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该问题情境中联想到现实生活情景,以此同真实生活建立一定关联性。所以,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照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构建,以此调动项目诉求。譬如说,教师可选择“机器人”扫地这个项目来实施相关教学,且进行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构建,如环卫工人每天皆准时在凌晨3点起来清理街道卫生;父母每日下班回来都需要打扫家里卫生、洗衣做饭等。以上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均是学生常见的真实情况,这样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让他们产生共情。在情境创设完成以后,教师自然而然地给出项目需求,即设计“扫地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程序编辑,让其模仿人类的动作来做好打扫地面卫生的任务。无论是环卫工人,在教室做卫生的学生,还是在家中做饭洗碗的家长,均属于身边真实的人物和事情。即使部分学生并非亲眼看见过这全部的人物,不过却极易同真实生活建立出一定关联。接着教师就能够依照真实情境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如能否通过机器人来协助他们打扫卫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处理问题的急迫心理,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探究学习之中,在处理问题的环节中建立创新思维,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2确保问题的驱动性,促进主动探索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就能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探究欲,让他们积极地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作出研究和思索。项目化教学的重点意图在于凸显核心知识,所以,教师在实施扫地机器人主题的项目教学过程之中,切勿设计一些抽象、笼统的情境问题,因为此类问题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退缩心理,故而,教师所创设的问题必须要体现出较强的驱动性,这样才能够起到推动学生积极加入项目化学习中的效果。

譬如说,在机器人扫地此类项目教学之中,教师应当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来引导驱促学生展开算法编设,所谓的算法即为处理问题的程序,而对于本次所开展的机器人扫地这一项目,设计算法就属于编辑程序的首个步骤。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怎样对机器人扫地展开算法设计?这样会容易使学生思维陷进困惑之中。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桥梁,使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促动作用。例如,“机器人在实施扫地任务的环节中要依赖于哪几个组件来展开运作,此部分组件是怎样作出运动的?”此种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掌握项目的任务,而且还得以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索、探究,让他们有目的地围绕机器人扫地状态展开观测,以此概括结论,即在扫地环节之中,机器人的轮子、扫把是在运作的。接着教师给予指导和讲解,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即轮子能够运动起来的原因在于它们被固定于电机上,在触击电源开关以后,扫地指令就会传输给具体部件,机器人就能够依靠电机让轮子运行起来,从而实现走动。机器人的扫把则设置于舵机上,在打开电源开关以后,舵机的角度会出现转变,从而驱动扫把转动,如此就能够做出扫地动作。在教师的指导和问题的促使下,学生就可以成功地做好算法程序的编辑。

另外,也能够依靠问题驱动促使学生展开评价,且在点评之中找出问题、剖析问题且处理问题,以此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在问题的促动下不断增强智慧、延伸思维能力。

3利用迁移性的思维,实现项目创新

当项目功能不断变得越来越健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凭借迁移性思维来进行项目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们懂得学以致用,提升项目化教学的意义。所以,在学生对机器人扫地项目的流程和原理都学习得差不多时,就可引导他们对项目展开创新优化,让机器人拥有更丰富的功能。譬如说,也可让学生对机器人的其他动作任务进行程序编辑,如在管道中做卫生、检测与清洗水箱中的污垢等等。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之中,采用机器人扫地这种项目实施教学、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得以让他们产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4融入创客教育,作为人工智能的启蒙教育

在进行《制作FLASH动画》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采取“大战病毒”这个实际项目来展开,通过分层协作的手段围绕项目内容、执行流程及其结果等方面作出具体合理的创设改进。为了有效增强项目化教学的效果,教师充分采取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让学生对图像中各种病毒进行了解,让他们感受到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中的优点。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项目主题展开动画短片的设计编辑,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让他们渐渐构建出创新的思维。

譬如说,在学生进行FLASH制作技术的学习时,有个教师彻底转变了原先教学模式,即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展示、学生被动吸收与仿照操作的教学模式,而将实际项目引进到了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通过FLASH技术进行推广垃圾分类主题的动画短片的设计编辑。当任务抛出以后,学生就极为感兴趣,跃跃欲试。部分学生从网上平台下载了有关环保的图片来作为制作素材,而部分学生则到学校各个角落拍摄垃圾分类箱来作为短片素材,学生们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建议,采取PS技术进行了短片标题文字的设计,且运用了多种特效,来呈现标题内容,同时,还制作了多样的分场景画面。在各种有关环保的FLASH动画短片作品产生以后,教师接着指引学生展开沟通、分享,让学生在获取制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既可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又能够促进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强化。学生在独立思考、教师指导、思维启发以及教学步骤改进的环节之中,增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认识,培养出创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胡治钢.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24.

[2] 孟 杰,华永兰.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以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单元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0):71-72.

[3] 张 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例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