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美育发展水平监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小学音乐学科美育发展水平监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应用

孙岩梅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第一小学 山东 滨州 256500

摘要:小学音乐是通过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等音乐素养的学科,同时也是对小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美育是指培养小学生对美形成清晰的认知、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推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对小学生实施美育教育是现阶段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背景下,美育发展水平监测也势在必为。本文就主要阐明了在小学音乐学科美育发展水平监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作出的改变。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美育

1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1 小学音乐课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对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常常以敷衍的心态对待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如课堂上传授的音乐知识零散杂乱,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系统完整性的音乐知识,从而促使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倦怠的学习态度,此类现象会对美育教育的开展形成不良影响[1]。因此,为顺利开展并落实美育教育工作,小学音乐教师应对传统教学实践方式作出创新。

1.2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开展美育发展水平监测活动的措施

1.2.1 实施美育发展水平监测的意义

随着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的落实,对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重视程度也随之得到提高。为促进小学生通过美育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对小学生美育发展水平实施相应的监测活动。合适的监测活动能准确反映学科美育发展水平,对美育实施提供相应的的诊断,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而在美育监测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对传统音乐教学实践方式提出创新,即实施全新的教育方式以促进小学生的艺术发展,并通过对小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使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艺术情操得到升华。

1.2.1 实施美育教育的措施

(1)重视音乐教育的课文选材[2]。为促使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选择易使小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音乐课文篇章,如应选择赋有故事性的音乐篇章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使小学生在学习其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被小学音乐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的音乐故事所吸引,该举措对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影响[3]。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选择具有美育教育意义的音乐题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2)借助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落实美育教育。由于年龄阶段较低的小学生思想十分单纯,会最大限度地遵从小学音乐教师的引导[4]。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较强的学习激情,并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美育教育与音乐知识完美融合,促使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育教育。如小学音乐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音乐鉴赏活动等趣味活动,不仅使小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有利于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道德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3)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由于传统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教师往往会采取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刻板的知识灌输,从而会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提高美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竭尽所能为小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如上课前为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并结合新媒体音乐教育资源,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视频资源,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

1.2.3实施美育发展水平监测的几点注意事项

  1. 小学生美育发展水平监测活动要在符合小学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违背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而言,各学科监测活动都离不开纸面测试这种形式,但是在音乐学科美育发展水平的监测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采用纸质测试的方式。一方面,低年龄段学生对纸质测试很难适应,无法将所学知识准确反应到试题中。即使在高年龄段,我们也很难通过问卷等形式测出学生的音乐知识,而合唱、独唱、演奏等形式才是音乐学科必不可少的监测形式。

  2. 音乐学科的美育发展水平监测活动要灵活机动。小学生美育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监测角度和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如果只考虑“大而全”,就会陷入“为监测而监测”的死循环中,大面积的监测活动也将面临监测人员不足、监测时间过长等不利因素,这不符合教育和美育的基本规律。监测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以学期末或学年后半段为宜。这样的时机进行监测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其他时间也可以采用“点”式的监测方式,通过学科某一项目的监测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样的监测对学校教学秩序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

2 结语

在现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挖掘小学生艺术天赋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活动中美育教育的基本任务为培养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使其充分感知到艺术美与现实美,促使小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形成对美的正确认知与欣赏各种美好事物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极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可通过实施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音乐学科的美育发展水平监测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音乐教学题材进行个性化选择,如何结合美育教育知识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如何为小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都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封皓月.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 文渊(中学版),2020(7):54-55.

  2. 吴林.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美育教育[J]. 魅力中国,2018(22):180.

  3. 徐仕豪,杨春林. 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模式探究[J]. 大观,2020(5):152-153.

  4. 徐利燕. 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7):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