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2
/ 3

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徐淑英 陈镇城 刘丽容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探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每周5d,持续治疗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FOIS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5.2%和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可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听神经瘤;门德尔松吞咽法;吞咽障碍;疗效

听神经瘤是一种较为多发的良性肿瘤[1]。因为听神经瘤的部位常常牵连到其他重要部位,因此手术中一旦出现不良状况,容易造成患者的神经损伤,常导致患者出现难以吞咽以及面部神经损伤等症状[2]。本次研究早期实施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可有效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2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份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听神经瘤相关临床症状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且经吞咽功能评定后确定有吞咽障碍。年龄为21~74岁;神志清楚,病程在术后1d~2个月内。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构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入选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神志清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吞咽功能评定确认有吞咽障碍;两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MMSE评分<15分,有急性感染,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

剔除与脱落标准:①观察过程中患者拒绝继续治疗;②患者病情变化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男20例,女为22例,平均年龄为50.25±4.37岁,听神经瘤部位:左侧为24例,右侧为18例;病程15.57±2.26d;对照组男19例,女为23例,平均年龄为50.42±4.28岁,听神经瘤部位:左侧为20例,右侧为22例;病程14.68±2.57d;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

1.2.1、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选用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针灸治疗:予针刺治疗,主穴取水沟、廉泉、吞咽穴(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等;留针时间为30min。

1.2.2、对照组:常规吞咽功能训练:①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选用美国产Vitalstim治疗仪,咽部低频电刺激3a处方,波形为双向方波,波宽:700ms,输出强度为7.5mA,变频固定,在30~80Hz范围可调。②舌灵活性训练及舌肌力量训练。

1.2.3、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

具体操作方法:对于喉部可上抬的患者,当吞咽唾液时,让患者感觉有喉向上提时,同时保持喉上抬数秒;或吞咽时让患者以舌尖顶住硬腭、屏住呼吸、以此位置保持数秒,同时让患者示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方,中指置于环状软骨上,感受喉结上抬。以上治疗均为1次/d,30min/次,5次/周,持续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进行1次评定。吞咽障碍评定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2]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WST。①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1级: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计7分。2级:依赖管饲进食;计6分;3级:依赖管饲进食,经口进食单一质地食物或液体,计5分。4级:完全经口进食单一质地的食物,计4分。5级:完全经口进食多种质地的食物,计2分。6级:完全经口进食不需要特殊的准备,计1分。7级:完全经口进食没有限制,计为0分;②洼田氏饮水试验:患者坐位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饮水所需时间及呛咳程度。I级:患者可1次咽下,计0分;II级:患者再5秒内分2次以上咽下,无呛咳,计2分;III级:患者可1次咽下,有呛咳,计4分;IV级:分2次以上咽下30ml温开水,有呛咳,计6分;V级:频繁呛咳,患者无法咽下30mL水。计7分;

1.3.1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功能计分,最高分为12分,最低分为0分。(1)治愈:完全经口进食任何食物,饮水试验评级为I级;(2)显效:完全经口进食不需要特殊的准备,但有特殊的食物限制,饮水试验评级为II级;吞咽障碍功能评分减少4分以上;(3)好转:吞咽障碍有所改善,完全经口进食单一质地的食物,饮水试验评级为III级,吞咽障碍功能评分减少3分;(4)无效:不能经口进食,频繁呛咳,饮水试验评级为V级吞咽障碍功能评分减少2分以下;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OIS及WST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别经相应治疗后FOIS及WST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FOIS及WST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研究组总有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OIS、WST评分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FOIS评分(分)

WST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2

2.50±0.91

4.50±1.63

4.5±0.61


1.35±0.56


对照组

42

2.45±1.06


2.35±1.15**


4.25±0.68


2.14±0.68**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P<0.01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例)

显效(例)

好转(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2

20

12

8

2

95.2a

对照组

42

16

10

7

9

78.6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1

3.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听神经瘤术后常见的合并症。因此,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研究证实,听神经瘤所造成的吞咽障碍主要是因为术中损伤以及牵拉患者的舌咽和迷走神经等所导致的,从而造成神经麻痹,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是行之有效,其可能的机制为:①喉部运动可开启食管上括约肌,延长和保持上升的时间,延长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时间;②增强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长,对吞咽功能不协调,促进咽吞咽的正常化。③减少吞咽后的食物残留和误吸的发生。

从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和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FOIS及WST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8.6%,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因此,早期开展吞咽功能评估与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4周后,患者食物的吞咽次数与吞咽欲望明显增加,重新建立吞咽反射,加快吞咽启动动作,更好地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相互配合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从而加速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的恢复,减少住院周期,疗效发挥最大化,可有效防止误吸的发生,使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得到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能更有利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低廉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凌云,汤丽萍,束玲玲.早期护理干预在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9(2):44-46

[2]大西幸子,孙启良,主编,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