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研究

秦柔

桂林市中山中学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对高中数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解析几何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自身具有一定基础。如果在解析过程中,运用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整个运算过程非常极其复杂。因此,需要总结出一系列解题技巧。本文通过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进行深度研究,为之后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效地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教学重要核心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超难内容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热情。根据以往高考解题几何部分知识而言,不容乐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解析几何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总结部分解题技巧,为之后提供有效地参考。

一、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解析几何的重要性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解析几何已经占据教学重要核心位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自身解题能力。首先,高中解析几何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能对初中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地填充,还可以之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析几何作为重要交叉点,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代数以及向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这部分知识内容作为基础,那么学生学习解析几何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学生需要及时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数学能力。最后,解析几何非常偏重理论教学,不仅抽象复杂,还具有系统性,是一个非常完善知识体系。因此,解析几何知识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既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还能为之后发展夯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解题技巧

(一)利用代数知识内容进行解题

根据以往几何解题经验而言,需要利用坐标系,结合代数方法进行开展探究几何问题,此种方法已经获得广泛运用。当学生在解析几何问题过程中,自身没有思路与头绪,就会运用代数方法进行解题。在高中解析几何过程中,以点的轨迹直线、圆的研究都可以使用坐标上。结合直线以及圆的定义去深度探究方程解法,通过一系列研究方程,并从中得到直线以及圆的几何性质,进而体现坐标重要意义1】。例如,求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点的轨迹问题中,应该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基础,让两个定点进行连线为x轴,并且线段之间的中点就是成为原点,将这两定点的距离为2b,同时这两个定点为M(a,0)N(-a,0),N(X,Y)最为轨迹上面随意一个点。常数为n,得到最终结果就是(n2-1)(x2+y2)+2a(n2+1)x+a2(n2-1)=0。

(二)利用几何图形性质简化解题过程

在解析几何过程中,对部分几何图形问题进行解题时,需要根据图形性质为基础,将代数知识内容与几何知识内容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化,为之后考试奠定基础。如果解题方法非常简单,学生错误率就会大大下降。在数形结合几何问题中,分为四种问题,第一种问题是轨迹求解;第二种问题时求值;第三种问题是求范围;第四种问题求最值。例如,在曲线轨迹方程求解时,利用几何各个优势,对轨迹曲线类型进行分析,之后在利用待定系数去求出最终答案。

(三)利用函授解决问题

函授作为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描述变量依赖关系,还能占到数学课程中至关重要地位。在解题时,利用函授进行解题,就会让解题整个过程更加简单化。针对解析几何问题来说,随着线与点逐渐发生变化,图形中其他量也随着不断地变化,这种问题,可以利用函授进行解题。例如,在解题中,已经了解抛物线y2=6x上的2个主要动点A(X1,Y1)与B(X2,Y2),其中X1与X2不相等,X1+X2=4.线段两条平分线A与B与x轴交于C,最后求出三角形ABC面积。

解题思路:在完成阅读题目后,学生可以及时地理解AB点的横坐标是不会变化的,纵坐标会发生变化。因此,将AB点纵坐标作为主变量,进而将解析几何问题利用函授进行求解。解题过程:如AB坐标是(2,y3),直线AB斜率就是k=61bc5287440dc_html_8ff5548caf074c2b.gif 线段AB的垂线方程为y-y3=-61bc5287440dc_html_8ff5548caf074c2b.gif (x-2)则AB直线的方程就是y-y3=-61bc5287440dc_html_8ff5548caf074c2b.gif (x-2),此外抛物线方程就是y2=6x,通过求解,将x消掉,并得出y2-2y3y+2y32-12=0,根据题目,了解到y1与y2是以上方程不相等的实根,通过韦达定理,就可以求出答案-261bc5287440dc_html_5b06510e4739a218.gif 小于y3小于261bc5287440dc_html_5b06510e4739a218.gif ,点C到直线AB距离为h,三角形ABC面积等于61bc5287440dc_html_d9b3954636127a00.gif |AB|×h【2】

总结:在解析几何过程中,利用函授,并进行消元以及转化,最终求出三角形ABC面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解析几何已经占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每一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根据以往考题进行深度分析,此部分内容难度非常大,具有一定灵活性。为了可以让学生可以及时地理解与掌握这部分内容,就是根据题型特点,有计划进行训练,为之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亚勤.数学解析几何解题与教学研究——基于高中数学[J].现代商贸工业,2019,040(028):162-163.

[2]于欢.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探究[J].智力,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