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品牌文化培育途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中小企业的品牌文化培育途径探析

王怡文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033000

摘要:在我国的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9%。其中,多数企业没有自身的品牌支撑,而中小企业若是要做长久发展,其本身必须要有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独特的品牌是可以在产品同质化的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优势。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问题是其品牌意识淡薄、精英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笔者对中小企业提出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创建自己的DNA,让企业品牌文化成长,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引言

直至今天,我国仍有诸多的中小企业、外包公司,其企业收益多数倚靠贴牌生产甚至无牌低成本生产来制造企业的收益,但这种方法不是长久的,它无法给企业带来长久收益。而其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其本身对品牌文化的意识模糊,没有发展自身品牌的途径,这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中小企业自身对品牌文化的培育,才能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长远的发展下去。

  1. 发展品牌文化的意义

(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品牌文化并非是单指一种品牌商品,其包含着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而在企业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对于消费产品的选择,多数是依赖品牌名声。同时,好的品牌文化,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和企业声誉,能够让企业内的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自豪感,让员工自发的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二)提高竞争力

中小企业的竞争是激烈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投资品牌作为无形资产的附加价值,其具有协同效应。通过发展品牌,投资无形资产,可以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进行品牌扩张、特许经营、租赁,以更低的营销成本开拓新的产品市场,并从中获利。企业品牌也会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持续获取收益。而没有品牌的支持,就不可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同时,在使企业能够抵御风险的因素中,只有品牌的无形资产具有最大的抗风险能力。产品受其生命周期的限制。即使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但没有品牌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长期发展。

(三)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个企业自身是无法长寿的,但品牌可以。就像企业行业中的宝马、奔驰和奥迪,饮料中的可乐,王老吉。其本身就是品牌,亦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的企业竞争,开始从只竞争客户群体,发展到,自身品牌之间的对抗。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发展自身的品牌至关重要。目前,全球范围内不足3%的名牌产品占据了 40%的市场份额和 50%的营业额,而在《世界品牌 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仅有25个品牌上榜,企业品牌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品牌已然是中国的下一个“经济革命”,也是众多中小企业成功的唯一渠道,也是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品牌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品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

目前,仍有众多的企业对品牌文化饱和无所谓的态度。只图取眼前的蝇头小利,甘愿为他人欧加一。如上海捷通塑料保障公司,其业务是为日本地区的可口可乐、三得利等全球饮料企业提供保障,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买。但该企业的负责人认为,“作为一家贴牌加工的生产企业,我们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不那么重要。”不仅是捷通塑料如此,仍有众多的老字号企业,其对品牌的建立都不重视。而还有哈尔滨的私营企业,则只重视短期收益。该市注册商标的企业,其占比少得可怜,仅占全市企业的10%左右。众多企业对品牌的意识淡薄,仅有的先行者,其品牌多数被收购,打,也没有专门的品牌文化管理政策和部门。

据上海迈迪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汪德宏说,“事实上,这种现状能够反映出中国企业品牌管理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而发张国家中,如德国,其国家人口仅有八千万,但却拥有着2300多个品牌,是世界统计中人均拥有品牌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出口量占取全国出口的50%。其经济贸易量如此之高,这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品牌文化上的差距。要想真正的成为经济强国,品牌文化的建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人才的缺乏

目前的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其最大问题是品牌经营人才的缺乏,策略缺乏。如宁波服装名城,其在品牌服装设计上、品牌经营上的人才缺乏,导致其企业发展的瓶颈无法通过,甚至导致企业的发展缓慢。

(三)推广只靠广告

品牌的推广是离不开广告的,但广告不是品牌推广的唯一手段。许多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都跳不过这一误区,只是一昧的认为,做好产品广告就能够成为品牌。事实上,只做广告而导致产品并不能达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广告是可以短期提高企业的产品知名度的,但是其无法形成产品满意度,这也导致消费者的流失。

众多企业在进行品牌推广时,对消费者的记忆、意识、感观没有充分了解,没有做出文化内涵的品牌。也因如此,这样的推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三、中小企业发展品牌文化的途径

(一)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建设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要企业的处理,政府亦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的企业来激励中小企业品怕建设的积极性。并且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采取政策和平台的扶持方式,规划好区域产业的发展,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品牌,以此来连接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并开展融资、引进人才、科研创新,形成产业集群和引导产业的政治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发展。政府可要求企业组织培训和宣传,加强中小企业对品牌创建和管理的重视。并使用采用加强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的方式来强化企业品牌的质量。

而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品牌经营理念,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品牌,对员工实行品牌观念的输入。

(二)规划长久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而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进行调查、分析、规划、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品牌文化的建立,对企业的产品、销售、等问题进行监督,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创新。

而中小企业自身,其资源是受限制的。而大企业的产品无法顾全所有的消费者需求,中小企业可以从大企业忽略的这部分消费者群体入手,着手于这一产品或者是这一梁宇,做精做强。甚至可以将其发展为自身的核心品牌竞争优势。从而获取市场上的份额。

(三)对品牌人才的培养

企业即使是有着完美的品牌战略,但没有相应职位的人才来进行共同发展,也是无法将企业发展起来的。一个好的品牌,其背后必定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优秀的团队需要优秀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仍是要“以人为本”。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称之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对此,中小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地方可对企业引进人才方面基于政策补助,为企业开展品牌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基础。

结语

在如今产品同质化的市场上,品牌竞争必然是一把利器,它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必须尽快的更改,注重品牌的建立,人才的吸引,搭理开展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培育,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品牌建立和发展,并不全是国内的市场竞争,更是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我国成为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于正东.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培育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企业经济, 2003(9):2.

[2]谷海谦. 品牌文化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构建[J].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7, 000(005):13.

[3]甄在峰, 劳铖强. 深圳高新区中小企业品牌创新路径分析[J]. 2021(2015-4):80-83.

[4]褚远远. 中小企业如何培育品牌文化[J]. 河南科技:上半月, 2012, 000(0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