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图书馆思维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基于互联网 +图书馆思维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探究

刘蕾

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 山东 烟台 2655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各个行业均开始引入“互联网+”思维,现代图书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获取知识,阅读更为便捷。且互联网充斥大量阅读材料,对传统图书馆造成冲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图书馆应积极应用“互联网+”发展模式,开展创新服务,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吸引更多读者。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思维

一、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概述

(一)互联网+图书馆思维

互联网+思维指的是广泛结合网络技术与生活领域,通过在产业中融入互联网技术,纵向传递新兴产业,扩大互联网影响,在金融业、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等各个行业融入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由最初移动网络互联网层面,不断延伸,逐渐成熟。“互联网+”属于可以与任何平台融合的技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图书馆思维的产生具备必然性与确定性,一方面作为信息文化服务产业,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准,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满足发展诉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网络等,通过搜索、存储以及抽象表达信息,对产业形成支持。“互联网+”思维符合图书馆信息存储要求,可以为深化知识加工、人工服务智能以及应用领域扩展等方面提供解决思路。通过“互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实现转型。

(二)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方向

“互联网+”发展模式下,图书馆不但应维持专业优势,也要发挥驱动与平台作用。“互联网+”技术具备便捷、互动、开放等特点,可以存储整合多门类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更多搜索功能,图书馆资源优势逐渐降低,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的依赖性不断减少。为了实现转型,应有效利用“互联网+”模式,在改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交互性与虚拟技术,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保证用户在获得图书信息的前提下,享受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乐趣。图书馆还应在信息服务方面突出专业优势,实行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提高信息应用与开发水平。

二、“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首先,可以满足人们需求,以往图书馆服务功能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到图书馆阅读的精力与时间减少,更依赖信息手段简单快捷获取信息。这便需要图书馆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引入“互联网+”思维,最大程度体现社会效益。同时,“互联网+”思维还可以保证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使人们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获得更多。除此之外,借助“互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精准分析读者需求,在更新馆藏的基础上,优化阅读体验,获得更佳效果。其次,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以往图书借阅过程中,读者需要根据图书馆目录进行分类整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引入“互联网+”技术后,图书馆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方式标明图书位置,帮助读者快速获得所需图书,节约时间,优化体验。除此之外,还可以电子化处理图书馆馆藏图书,将其上传网络平台,保证读者快速查询,提高图书借阅率[1]。最后,服务创新平台可以强化图书馆与用户交流与互动,用户特点鲜明,可以在交互中及时发现问题,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回复,建立紧密联系,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三、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平台建立流程

(一)配套平台建设顶层设计

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为了实现自上而下的驱动,应建立配套运行的顶层设计。互联网可以为图书馆带来多元开放的生态发展环境,顶层支持应在制度、人员等多个层面融入。首先,应结合图书馆信息现状制定可行的法律制度,互联网可以为读者提供完全开放的数据环境,但知识智库中存在较多隐秘信息,涉及著作权、知识产权,甚至读者隐私。对此,图书馆在引入“互联网+”技术时应双重保证数据规则与数据开放要求。其次是重构图书馆规则,再造服务平台工作流程,调整人员结构,更新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升级。对此,在“互联网+”模式下,图书馆应在充分评估考察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平台,制定可行的战略规划,在观念层、实体层、制度层、人员层等各个方面逐步推进。除此之外,还应建立与图书馆运营结构配套的人员知识层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软硬件系统,也需要优化调整智力资源,根据平台情况建立人员知识更新与评估机制,展开追踪式研究,为平台优化提供动力。

(二)完善服务平台系统结构

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服务平台应增加精细管理模块,细化功能类型,服务平台分为用户层、服务管理层、资源层、评价分析层。一是用户层,用户对接服务平台,搭建异构系统,全面开放用户登录与认证系统,整合业务模块,实现安全监督与审计的统一运行,保证用户一站式便捷登录。二是服务管理层,这也是服务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读者搭建各种交流系统,连接读者、图书馆与外在信息,使读者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应保证信息管理的全面性,融合人力、设备与服务数据。三是资源层,属于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运行核心,整合各种资源信息,实现跨库搜索,建立自建资源、图书资源以及数字资源,完善机构知识库、资源管理系统,全方位快速响应用户查找资源。四是评价分析层,也属于图书馆智力支持层,包括馆员与读者两个层级,图书馆引入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评价分析读者阅读数据,定位读者阅读习惯与偏好,根据读者喜好针对性地推送图书信息。读者也可以主动下载自己的阅读报告,分析科研评价、读者行为及馆藏结构数据,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五、互联网+图书馆思维指导建设服务平台的策略

(一)转变服务平台建设理念

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平台应增强用户的参与性,明确用户至上的建设理念,为用户与图书馆增加更多交流机会,突出图书馆服务建设中读者用户的主体地位。运营过程中,图书馆应始终将用户需求看作平台用户首位建设目标,帮助用户掌握图书馆已有资源的使用方法,包括检索系统、信息设备等,使读者可以掌握更多专业的网络图书借阅方法。为了保证用户及时获得最新的图书资源与优质书评,实现查阅资料与借阅书籍的便捷,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用户生活中全面渗透服务理念,开发建设与平台配套的移动终端APP,提高服务水准。

(二)引入高效平台建设团队

目前我国部分图书馆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无法保证服务平台跨界融合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创新程度较低,用户参与性较差。对此,图书馆应充分重视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引入,为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更多支持,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至平台建设过程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搜索引擎、知识文库等各种新兴事物为图书馆带来较大冲击,为了实现转型,图书馆应有效引入“互联网+”技术,建设服务平台,创新思维,打造全新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田瑞娟.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传媒论坛,2021(03).

[2]卞长云,袁晓静,张迎春.基于“互联网+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新生态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11).

[3]梁晶.“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