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封晓红

西柏坡救援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050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产妇在角色发生转变时没有心理准备,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甚至极度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产妇对于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担忧。为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最大程度减少痛苦等心理感受,加强对其健康的保障,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护理知识。本文对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带给产妇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的护理体验。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

1 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

1.1 针对高危人群实施重点保护

这方面主要是从妇产科患者的性质和特点的角度来讲的,一方面这一科室的患者由于疾病和生产的原因,所出现的问题和疾病本身在危险系数上都是比较高的疾病类型。尤其是产科患者,其产后护理不仅关系到其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稳定性。但按照不同的疾病类型和产妇情况实施针对性的产后护理,对于保护高危人群的安全,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1.2 优化医患关系

对于医院来说,医患关系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从现实情况来看,医患关系对于优化医院的整体气氛,提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配合度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护理工作从性质上属于独立于疾病治疗流程之外的一项内容,但从护理工作与治疗工作的关系上来讲,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提升治疗效果、完善治疗流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交流,这就会促进患者形成对医护人员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达到优化医患关系的目的。

2 妇产科护理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

2.1 不够完善的管理制度

妇产科的各项管理制度,例如规范操作、预控风险等核心的制度没有进行有力监管,没有进行足够的制度培训以及考核,要保证每个护理人员对科室各项制度都熟记,这些都是由于妇产科的管理不够严谨,为护理工作的进行埋下了隐患,导致护理过程中不良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2.2 过于年轻的护理团队,护理技能和经验的缺乏

由于妇产科工作专业性强,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要求都很高。但是最近几年间,大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护士承担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由于过于年轻护理经验不足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能力较低、护理技能水平和护理经验都缺乏、处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都不够等等……都是这些年轻护理团队所欠缺的,给护理的安全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

2.3 较薄弱法制观念意识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法律的重视和认知都越来越高,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医院的很多护理人员仍然不具备法制观念意识,对于工作中可能侵犯到产妇权利的情况不知情,例如对产妇的隐私权、知情权等侵犯了都不自知,作为护理人员对产妇的病程、医嘱等等文书的忽视对待,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医患矛盾,甚至法律纠纷等严重后果。

2.4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能力较低

无论是对于生产过程还是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而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在疾病的护理中全面配合医护人员。但部分患者以及家属,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清,或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对于疾病和生产的过程不够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临产孕妇来讲,由于其自身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和限制,就更需要家属配合做好产前的护理工作,如果家属不能够协助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则有可能造成安全方面的隐患。一些护理人员只注重了护理知识等工作的完成,却忽略了对产妇的焦虑、抑郁、紧张甚至极度的恐惧等不良的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工作,也没有专业地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或者就是马马虎虎回答患者以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产妇心理健康的恢复,也很可能为自己带来不满和投诉。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监管,严格遵守要求

医院的护理团队要定期进行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以及考核,护理团队的护士长要加强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制度的监管工作,保证每一项都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完成。尤其是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接班更是要严谨,必须要在床头进行交接工作,严格地将每一项规定的制度实行下去。

3.2 加强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院内新来的年轻护士由于刚毕业,医院要安排有实践经验和扎实护理知识的专人负责培训和带教,帮助其提高护理技能,同时鼓励其多参加各种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考试,开阔眼界。学无止境,有一定经验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也仍然要不断学习进步,给产妇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护理部可对护士组织定期的专业考核,一方面可以对医护人员起到监督和提示的作用。另一方面,考核成绩可以为医护人员的个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从护理工作开展的本身角度出发,考核工作,有利于医院管理人员掌握本院护理人员团队的能力水平,从而为其水平的提升找到明确的方向,并且便于制定提升计划,更有效地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3 加强法制观念意识的培养

妇产科的护士长平时要多关注同行业的各种医疗护理违法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再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对护理团队进行授课,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制观念的重视以及相关医疗护理法制知识的学习,对于妇产科科室的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都要明确到位,每一项护理工作的护理管理制度也要落实到位,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相同法律错误,以保护患者的身心权利为自身职责,减少医患矛盾,甚至法律纠纷的发生率。

3.4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想要降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纠纷,就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很多的产妇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甚至极度的恐惧等不良的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产妇从生产前到生产后都会有着严重的心理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技巧,还要加强心理护理的学习,在和产妇沟通中多针对其心理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慰、鼓励和其家属更是通过沟通一起配合帮助产妇消除负面情绪。增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护理依从性,既很好地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还使得工作更好地顺利进行下去。

在妇产科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危机,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多。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在患者方面,医院方面,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消毒隔离。在患者方面,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增多,很多发生早产,妊高症,巨大儿等情况,人们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很容易发生风险。在医院方面,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导致护理人员过于疲惫,对于患者以及家属可能会出现不耐烦的情况,导致很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很多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在技术水平上,很多低年资的护理人员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很多发生病情观察不及时,病情判断不准确等情况。在医疗设备方面,妇产科中如果发生产后出血等情况,需要使用合适的医疗设备进行抢救,如果缺乏,会影响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妇产科是医院各大科室中意外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加强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护理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徐燕飞.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192-193.

[2]李艳书.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92(2):184.

[3]张妮.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24):4651-4651.

[4] 陈晓华,张亚宁.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