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

罗欢

射洪市中医院 629200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出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从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病案中随机抽取64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优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自我护理能力

冠心病又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硬化导致患者机体血管变窄或堵塞,进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的心血管疾病[1]。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随着病情发展,冠脉血管硬化程度加深,极易引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病症,严重时还会诱发心源性猝死。随着临床上对冠心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合有效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等等,但是由于冠心病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这部分人群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再加上缺乏自我护理能力等,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共64例,均来自医院冠心病病例库。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3]。②全部对本研究相关事宜完全知情,且签署对应的知情同意书。③研究内容及方法满足社会伦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无法配合临床工作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为19:13,最大77岁,最小44岁,年龄中位数(65.64±2.28)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为20:12,最大75岁,最小41岁,年龄中位数(64.21±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定时为病人发放相关药物,并且常规查房,掌握病人真实病情变化,保持病房内安静、清洁。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具体为:(1)基于评估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发放冠心病相关教育手册,以此来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如影响疾病的因素、日常注意事项、并发症等,以此来强化其对冠心病的认知,增强疾病控制信心。(2)观看幻灯片:基于冠心病治疗过程,用心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视频资料,并组织广大患者共同观看。这一类视频中主要介绍了疾病知识、日常生活习惯等[2];②组织开展病友交流会,鼓励恢复较佳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心路历程及注意要点。病友间也积极交流,互相鼓励,重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③主治医生、管床护士共同深入到病房,根据患者的疑惑,耐心地解答,缓解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临床各项工作。

1.3观察指标

参照中文版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四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一个条目的分值为0~4分,满分为172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以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展开,ESCA评分的表示单位应用的是(61b827195736a_html_b62adcfdcf01fe71.gif ),代表检验值的单位为t,P<0.05代表比较对象的最终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S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对比[(61b827195736a_html_2705beb14efa71d4.gif ),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2

80.36±4.35

134.25±6.35

对照组

32

80.31±4.31

105.42±6.18

t



5.258

P



<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心绞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其中,一些患者可能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而处于死亡线上。近年来此病有低龄化倾向,但老年人依然是主要高发群体。很多老年患者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控制更不容易,预后也更差。为此,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除了要积极、有效的治疗外,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护理支持,改善患者预后。

健康教育是目前患者了解疾病与治疗相关信息的主要路径,可促使患者重视疾病,调动健康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临床工作中[4]。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引入健康教育,可采用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认知、执行健康行为、树立健康生活信念等方式加深对冠心病的认知,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从患者认识、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改进,从而养成科学的生活与运动习惯,促使患者主动控制甚至消除各个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表明了健康教育可强化冠心病患者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实行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欣.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236—237.

[2]燕淑红.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4):6—7.

[3]徐建花,石庆雅.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4):181—182.

[4]李军芳.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83—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