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苏 莹 郭世卿

黄河水利委员会花园口水文站

:现阶段,工业全球化正在不断推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却受到较大的忽视,导致很多环境问题产生,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等,而其中气候的变化也会对水文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会引发含在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内容就是讨论分析气候变化在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

引言: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了高度关注。而气候变化会对水文水资源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相关环保单位应该对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并且要对其影响范围进行全面的了解,尤其要高度关注水文水资源所受到的影响,针对具体的影响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此保障水文水资源,降低自然灾害的产生几率。

一、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一)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环境问题会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因此,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正在不断加重,随着地球整体气温的升高,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可能会出现增多的现象,与此同时,该地区的空气湿度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这种气候对于当地的农业发展几位有利。但是,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而言,也会使得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另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会提高环境温度,这对河水分解污染物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对水文水资源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

(二)气候变化对用水供求的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地区降水受到一定的影响。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但是,全球变暖这一气候条件,致使区域降水量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水资源蒸发量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降水量的减少,大大影响了水资源的供给。水资源供给量的不断减少,也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降水量原本就很少的地区,水资源供给更是紧张,由此可见,气候的变化也会对水资源的供给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也因此,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三)气候变化对区域敏感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现象在影响水文水资源的情况下,不仅会对径流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各区域的干湿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在湿润地区,其径流量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比较强,一旦气候出现变化,那么径流量就会随之产生变化。若是在干旱区域,径流量的敏感度就会减弱。处在全球变暖这一气候下,我国不同流域的径流量也在随之产生变化,其敏感性更是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四)气候变化对径流分配区的影响

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而且地域也比较广,各地区之间的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水资源径流量的分配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每当在径流量增减幅度最大的阶段,也就是每年温度增高与降水量减少的时期,降水量增多与减少阶段相比较而言,前者的径流量是后者的4倍。通常情况下,在每一年的7、8、9这三个月,多个地区都会进入到汛期[2]

(五)气候变化对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我国的水文水资源一般分为七个流域,若是气候出现变化,不同流域的径流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在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方面,南北方会交替出现变化,不过,就整体的变化区域来看,主要还是呈现出减少的态势。就我国的气候条件来看,其自身的变化会对淮北地区的径流量影响最大;在辽河一带,其径流量的增幅最大;而黄河地区的径流量本身就比较小,再加上气候的影响,其降水量也会逐渐减少。就这种情况来看,水文水资源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其年径流量则会随之降低。

二、改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认识,提高重视

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在气候变化的影响,频繁不断的出现水患水灾等,不仅会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这一情况的重视。有关水利部门应该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予以明确,并且要增强自身的环境危机感,针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管理与防范工作。现如今,在面对水文水资源的实际发展问题时,应该从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始着手,明确我国水资源的适应力,在这一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布局工作,采用合适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不良影响。

(二)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

近几年,我国水资源呈现出不断减少的情况,甚至是出现枯竭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则应该加强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并且要通过这一方式,实现涵养地下水源的目的,在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工作时,相关单位还应该对土地土壤的水分需求及涵养量予以实时检测,这样也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效的应对。另外,植树造林不仅能够扩大植被本身的覆盖范围,还能够保持水土,使得这一区域的温度得以降低,湿度得以提升,进而对该区域范围的气候环境也能够进行改善,使其能够减少对水文水资源的不良影响

[3]

(三)加大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对于气候、水文水资源这两个方面,应该由专门的负责部门进行研究,而且我国的政府部门也应该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投入更多的资金,还要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与技术,以此提高科研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科研人才,这样也有利于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使其能够在气象与水文资源的研究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针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发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当前的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四)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产量与质量的提升,能够为我国社会安定、人民富足提供保障。不过,因为全球气候正处于变暖的情况,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政府部门则应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并做好相应的建设工作,使得有限的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提升。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获得准确的天气预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措施做好应对。若是面对常年干旱的地区,则可以采用人工降雨这一方式,为地表土壤提供水分,使其能够满足地表水源涵养量的需求。

总结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意识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中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也使得相关环保部门逐渐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对于水文水资源的变化也进行了监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这样也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 路艺.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探述[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8):2607.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08.2476.

[2] 钟晓曦.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2951.

[3] 金炳琪,袁鹏杰.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5):99-100,103. DOI:10.3969/j.issn.2095-3305.2021.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