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探讨

王敏

西安南方艺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710065

摘要: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的实施,是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工程项目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配备专业设计与技术管理人员,增强设计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不断优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舒适度、转变风景面貌和降低施工成本,应该受到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实践工作中,以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明确整体性优化、质量管理优化、功能分区优化、细部设计优化、景观设计优化和人员管理优化等各个环节的要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探讨

引言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建筑设计方案通常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用地条件等内容,表达设计的构思、意向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逐步深化方案,和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配合形成建筑初步设计。最后同各专业相互配合进行施工图设计,是设计和施工工作的桥梁。各个专业之间相互校对,更好的把设计意图和内容表达出来。通过阅读任务书掌握场地条件、设计目标与具体内容,而后根据基地现状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构思,分析形成空间环境概念,逐步深化方案,并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及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平立剖的绘制,明确建筑工程的功能且实现科学分区,更好的表达建筑的设计内容。现代建筑方案设计有内容繁杂、操作难度大等特点,所以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及适时优化具有很大必要性。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1.1 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本内容,加强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显著。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施工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明确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落实绿色化生产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了解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针对性设计休闲景观和空间环境等,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体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1.2能够提升城市舒适度

建设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基本目标,通过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能够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保持高度协同,增强建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增强城市功能。尤其是要根据行业标准和周围建筑与设施情况,确保空间尺度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可以使其空间舒适性得到提升。

1.3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的投资较大且建设周期较长,在施工中会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只有通过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提升企业利润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2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基本原则

2.1确保整体风格统一性

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已经不止停留于功能需求上,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方案优化中应该保持风格和内涵的统一性,满足人们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注重体现建筑的特色性,融合当地文化,以展现整个城市的风貌。以使用功能为基础,通过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体现整体文化底蕴。

2.2明确设计师的主导性作用

建设单位或者领导部门往往会对设计方案的优化造成影响,导致出现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施工工作。因此,应该明确设计师在方案设计和优化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各项工作的专业性。在结合多方主体意见的同时,还应该从技术、经济等方面予以考量,充分体现设计方案的功能价值。

2.3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

应该关注建筑设计方案的宏观层面,防止由于细节因素的干扰而对整体性造成影响。

3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对策

3.1 整体性的优化对策

落实统筹兼顾思想理念,可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整体造价,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在造价控制中,应该对过往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了解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控制策略,防止由于意外因素的存在而出现超预算问题。分析施工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情况,以成本管理为核心控制支出情况。在选择施工技术时,应该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施工技术而加大施工成本。分析施工中用到的各类材料性能特点,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材料成本,明确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保存、管理情况,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2 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

应该明确实际建设需求,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成立设计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增进设计师、设计专家和投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实现设计方案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统一性。设计人员应该掌握施工工艺流程要点,在每一个环节实施监督与控制,增强设计方案在施工作业中的指导作用,避免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对过往施工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结合工程特点予以防控,做好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在全面了解风险类型和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加强控制力度。

3.3功能分区的优化对策

功能性和舒适性是衡量建筑建成效果的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优化中应该注重功能分区的优化,明确不同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切实关注业主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确保各个功能分区独立性的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配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满足个性化功能需求。水平功能分区和垂直功能分区是功能分区的基本形式,应该结合每一个分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相对而言,水平功能分区的优先级要高于垂直功能分区,因此在设计方案优化中也应该以水平功能分区为重点,做好“主与次”、“内与外”、“动与静”、“洁与污”的一般原则。明确而合理的功能分区,不仅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增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秩序性,增强流线和功能的清晰性,而且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化利用,降低建筑的后续维护管理成本。

3.4细部设计优化对策

细节部分的优化,能够实现对整体和功能分区优化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对建筑的体量、尺寸、比例等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数据的精确性,防止误差过大而造成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平面布局设置中,应该做好现场勘察工作,详细记录各类信息,以可靠的参数为依据实施布置。防火分区、无障碍设计和结构体系等,也是细部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点,应该确保其功能完备性,防止对建筑的整体使用功能造成影响。住宅建筑是建筑中的常见类型,细部优化成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因此应该对门窗等重点部位的设计情况予以检查。分析房间的整体布局情况,确保能够获得良好人居环境。明确厨房和卫生间各类器具的摆放位置,做好重点区域的防水设计。以人体工程学理论为依据加强细部设计优化,真正改善人们的居住体验。

3.5景观设计优化对策

设计人员除了应该掌握设计专业知识外,还应该了解环境学相关理论,从建设区域环境特点出发,优化绿地和景观设计方案,以增强建筑景观环境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增强建筑的整体文化内涵。在前期应该做好调查工作,分析地形和实际现状情况,提高景观资源的利用率。在建设中注重对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以体现其原始性的特点,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景观设计应该以功能设计为前提,避免为了建筑美观而忽视了其功能特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群体的消费日益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日益被强化,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制定情况对投资企业形成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加。建筑作为一项投资大、运营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要产生一定回报率,为能使建筑工程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满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持续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可行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鹏.论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J].居舍,2020(34):75-76.

[2]庄齐.探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与方法[J].广西城镇建设,2020(11):107-108.

[3]宋甜甜.浅谈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对策[J].山西青年,2019(08):196.